地理必修三第二课复习要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你知道吗?全球荒漠化土地约3600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总面积的2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国土面积的总和。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面积267万平方千米,占28%。 罗布泊 西北地区 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 西北地区草原和荒漠示意图 我国荒漠化严重,分布面积广,比较严重的有以下地区:陕、甘、宁、青、新、蒙等省区。其中,三江源、甘肃中部等地荒漠化现象尤为严重。 一、荒漠化的含义 ■1、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 正确理解土地退化是什么? 指使用土地不当或其它因素,所导致的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 风力、流水、化学、物理这四种营力过程造成的土地退化,都属于荒漠化的范畴。如风沙活动造成的土地风蚀、粗化以及沙丘的形成和发展,流水侵蚀造成的劣地和石质坡地(即地表裸露,地表形态不利于发展生产),次生盐渍化等。 西北地区位置及地形 2、西北荒漠化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1)深居内陆,再加上青藏高原的隆起加剧了本区的干旱——基本条件; 2)地表物质疏松——物质基础; 3)大风吹扬——动力因素。 1)人口增长,环境压力过大 2)过度樵采、放牧、垦殖 3)水资源利用不当 4)工程建设导致地表疏松,战争等 小结: 按照造成荒漠化的成因不同可分为原生性荒漠化和次生性荒漠化 成因类型 原生性荒漠 次生性荒漠 概念 地质时期自然过程形成的荒漠 人类活动造成的类似荒漠景观的严重土地退化 主要荒漠 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库姆塔格、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齐沙漠 毛乌素沙地、小腾格里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 特点 水资源贫乏或很难利用,几乎寸草不生 治理难度大 土地下伏沙层裸露,原先固定半固定沙丘活化,水分植被相对较好 治理难度小 二、荒漠化的危害 认识方面: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灾难,危害是巨大的,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2亿人受到威胁,在我国也有4亿人生活在荒漠化影响地区。 理解方面:荒漠化到底影响了我们人类哪些方面的生活呢? 1、农业生产方面(流动沙丘淹没农田) 2、交通和基础建设方面 3、生态环境方面:沙尘暴频发.影响动植物的生存,使生态环境更脆弱。 4植被和地表形态:引发饥荒.影响了生存的空间和环境。 昔日罗布泊 今日罗布泊 小 资 料 楼兰古城是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导致河流改道,风沙侵袭,被掩埋于大漠中的。 在楼兰古城地区发掘的文物,其价值之大震惊世界,其数量之丰难以数计。除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玉斧、石刀、石箭簇外,还有汉简、汉文书、丝织品、木器、陶器、铜器、玻璃制品、古钱币等等。其中以晋代手抄《战国策》和汉锦最为珍贵。还发现了著名的“李柏文书”,并据该文书又发现了附近的“海头”故城,并发表了一些专著。1927年中国考古学家黄文弼也到楼兰发掘考察,出土了大量文物,发表了专著《罗布淖尔考古记》。中外学者盛赞楼兰是一个埋藏在“沙漠中的宝地”,是历史遗落下来的“博物馆”、“东方的庞贝城”。 淖nào尔:(蒙)湖泊 三、荒漠化的防治 1、世界上的防治荒漠化措施 2、我国防治荒漠化 面对荒漠化,我们应该怎么办? (1)通过《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 (2)防治荒漠化已成全球行动 (2)防治措施 : 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 (1)治理方针: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世界闻名的治沙奇迹: 沙坡头 “沙逼人退” 变“人治沙退” 沙坡头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年降雨量仅180毫米,蒸发量高达3064毫米。沙层厚70~100米,世所罕见。其中,流动沙丘占71%,每遇风暴,铺天盖地的黄沙把一切掩盖得无影无踪。以前,沙坡头一年中要刮300多次风,沙暴频繁,平均每10小时便见风沙弥漫;沙丘平均每年移动2~5米;300年来,腾格里沙漠不断南侵,迫使中卫绿洲后退了7.5公里,2700多公顷良田被沙海吞没。“沙逼人退”,这似乎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现象。黄河的颜色,腾格里沙漠也“贡献”了不小的力量。1958年,穿越腾格里沙漠连接华北与西北的包兰铁路贯通,初期也深受风沙的危害,火车被迫停开等情况时有发生。后来,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找到了综合治理沙漠的方法。 先在流沙表面用麦草、稻草扎成1米×1米的草方格,使流沙不易被风吹起,达到阻沙、固沙的目的,并在草方格上栽种沙蒿(hāo)、花棒、籽蒿、柠条等沙生植物,建立起旱生植物带,营造挡沙树林。同时建了4级扬水站,将流经沙坡头的黄河水引到沙丘上,提高了林木的成活率。共由卵石防火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