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民俗学
人文与发展学院 社会学系 孙庆忠
导言
亲族关系的清晰划分与角色定位是社会群体最基本的结构原则,所有的其他社会组织结构都首先以亲族关系的组织结构为前提,做基础,成为传统社会赖以发展的基本依据。
一、亲族制度的传承
血缘关系的血亲;姻缘关系的姻亲;
婚姻——夫妻关系;生育——亲子关系;
由此绵延不断构成多代辈分的亲属关系,发展亲族的谱系关系;形成了前代死者为祖先,后代生者为子孙的直系、旁系的庞大亲族制度。
这个制度中的所有成员都以自身在亲属关系中的位置而拥有若干亲族称谓。而由称谓所描述出来的血亲、姻亲和祖先的密切关联,正是社会传承中最精致的民俗惯制。
二、汉人社会的亲族体系
九族制与五服制
图示:本宗九族正服之图
亲系、亲等
在中国的宗法社会中,家庭群体的一切行为都要依据封建的亲系、亲等行事。这些社会组织结构的标准规则的代代相传,造成了几千年的宗法性统治。
1.九族亲系
以自身为本位,上推····四代,下推····四代,共计九代为直系血亲;
以本人为中心横向推兄弟为第一旁系,
堂兄弟 二 ,
从兄弟 三 ,
族兄弟 四 ,
为同高祖之四世孙。
2.亲等:标志亲族远近亲疏的方法
九族的亲等是以直系血亲从己身上下数一代为一亲等(父母与子女);
上下数隔一代为二亲等(祖父母与孙子女);
旁系血亲的兄弟姊妹为二亲等;
伯叔姑与侄、侄女
舅姨与外甥、甥女为三亲等。
3.亲属集团
九族亲族中的男尊女卑准则
九族制中的九个亲等关系网:
宗亲四等亲
外亲三等亲
妻亲二等亲
从而构成了父系血统相续传承的四个亲等,母系血统相续传承的三个亲等,以及夫对妻之亲属的二个亲等为限的亲属集团。
4.五服制:标识亲系亲等的序列
一亲等“斩縗”;
二亲等“齐縗”;
三亲等以下依次为
“大功”、“小功”、“缌麻”
第一等叫“斩縗”
五服中最重要的一种。“縗”是指丧服中披于胸前的上衣,下衣则叫做裳。斩縗上衣下裳都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的,?左右衣旁和下边下缝,?使断处外露,以表示未经修饰,所以叫做斩縗。对“縗”的解释,就是指不缝缉的意思。凡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母、媳对公婆、?承重孙对祖父母、妻对夫,?都要穿斩縗。
次重孝服“齐縗”
?用本色粗生麻布制成的。自此制以下的孝衣,凡剪断处均可以收边;下摆贴边都在砸边际。孙子、孙女为其祖父、祖母穿孝服;重子、重女为其曾祖父、曾祖母穿孝服;为高祖父、高祖母穿孝服均遵“齐縗”的礼制。
“大功”
轻于“齐縗‘的丧服,是用熟麻布制作的,质料比“齐縗”用料稍细。为伯叔父母、为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姐妹,以及已嫁女为母亲、伯叔父、兄弟服丧都要穿这种“大功”丧服。??????
?“小功”
轻于“大功”的丧服,?是用较细的熟麻布制作的。?这种丧服是为从祖父母、堂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姐妹、兄弟之妻、从堂兄弟、未嫁从堂姐妹,和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服丧而穿的。
最轻的孝服“缌麻”
用稍细的熟布做成的。?现在大多用漂白的布做成。?称为“漂孝”。凡为曾祖父母、族伯父母、族兄弟姐妹、未嫁族姐妹,和外姓中为表兄弟、岳父母穿孝都用这个档次。
五服之外的“袒免”
在史籍中记载:朋友之间,如果亲自前去奔丧,在灵堂或殡葬时也要披麻;如果在他乡,那就“?袒免?”就可以了。袒,是袒露左肩;免,指不戴冠,用布带缚髻。
三、 24孝与民俗生活中的孝观念
善事父母:体现了亲亲、尊尊等伦理精神;
祖先崇拜:强化了中国人的家族、宗族意识;
此外,孝还张扬了中国人珍视生命、保护生命的的哲学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深层的元意识。
图示:中国传统文化24孝图
1.衣食住——孝
衣——五服;
食——养、敬;
住——尊卑、长幼、男女。
2.人生仪礼——孝
孝道的精神实质:热爱生命、追求永恒
(诞生礼;婚礼;丧葬礼;寿礼)
3.岁时节日——孝
佳节思亲——孝心敬意
春节;清明;盂兰盆节(孝亲节);重阳节
“春秋祭祀”、“四时上坟”
4.民间艺术——孝
民间美术——麒麟送子;松鹤延年
乐府民歌;传奇、志怪;神话、小说
5.国民性与孝的观念与实践
仁爱敦厚、忠恕利群;
守礼温顺、爱好和平;…………
权威价值取向——自我萎缩、依赖性格
崇古价值取向——因循守旧、保守落后
四、家族的民俗传承
1.家世:职业特征标志的社会地位(将门之后、书香门第、世代务农)等。
2.家谱(家牒):家族世系的谱表和文书。
3.家风(门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