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
通史思维坐标
总体概览
阶段特征
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初步发展到全面繁荣时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具体表现在:
1.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在隋唐和宋元时期继续发展。隋唐时期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在此基础上,宋元时期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2.经济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激烈,经过三百多年的融合,游牧文化大都融入中原文化。随着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的推广,隋唐农业达到新的高峰;宋代是商业大发展的时期,在城市里突破了坊市的界限,在农村形成了大量的草市;宋元时期,海上和陆地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3.文化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儒、佛、道“三教并存”的局面,士族阶层深刻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发展方向。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宋代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使用都取得突破性进展。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阶层队伍扩大,这些都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考点知识梳理
一、政治上: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成熟与发展
1.魏晋南北朝: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九品中正制使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解读】 九品中正制下地方官把持选官权力,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以门第为选官标准不利于选拔真正人才。因此随着庶族地主的崛起,被科举制所取代。
2.隋唐
(1)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解读】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即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
(2)科举考试选官取代了按门第选官的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解读】 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官标准,具有客观公正的特征,有利于选拔真正人才,对打破门阀贵族垄断官场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形成重学风气,对于中国传统社会后半段的政治运作和教育模式都具有关键作用。
(3)唐朝中期地方设置节度使,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图析考点】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规律认识】
对古代选官制度的认识
(1)围绕一个核心:维护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
(2)突出两个特点:人才择优原则;制度化、专业化原则。
(3)体现三个趋势:选官标准由注重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注重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选拔形式日益完善,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深化提升】
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及评价
(1)演变: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以后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有一些变化。西汉时,汉武帝设13州为监察区,设刺史监察诸侯王以及地方高官;北宋时,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公文须经知州和通判联合签署才能生效;明朝时,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
(2)评价: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一定的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3.宋元
(1)宋代:中央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地方设置知州、通判、转运使,分割地方行政权、财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解读】 宋代时,虽然三省名义始终存在,但是已经混同为一省,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同时由于枢密院、三司的设立,宰相的军权、财权被剥夺,参知政事同时分割宰相行政权,三省制度名存实亡。
(2)元代: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直辖河北、山西、山东等地;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解读】 行省制从设置目的和作用看,元行省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无论是作为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或作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其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节镇遏的色彩,一直非常浓厚。
【图析考点】 唐、宋、元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
【规律认识】
隋唐、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
(1)中央制度创新: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代“二府三司”,元朝汉蒙综合制度。
(2)地方制度变革:唐朝设置节度使,北宋派文臣做地方官,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3)体现两个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地方权力逐渐被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深化提升】
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其演变趋势
(1)特点
①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诏令,门下省审核诏令,尚书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