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21-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1、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临西一中 苗俊槐 一、识记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 。 二、了解明清时期京剧的繁荣、绘画的代表人物,简述四大古典小说的成就,理解其思想艺术特色。 学习目标 一、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1、雄伟的北京城 (1)时间—— (2)基础—— (3)北京城 宫城就是紫禁城(即故宫,是明清两朝24位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明成祖 元大都 (京城、皇城、宫城)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宫城 皇 城 外 城 故宫鸟瞰图 故宫平面图 看看并想想:故宫建筑布局有什么特点? 布局严整, 方城十字街,南北中轴线突出,东西建筑对称展开,宫城外有皇城,皇城外有京城,以万岁山为中心。 太和殿是皇帝举行典礼地方 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 中和殿是皇帝阅视奏书地方 角楼 云龙阶石 天安门,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旧皇城南端的 正门,那时叫作承天门 。 观察上图故宫给我们的直观印象是什么? 雄伟壮观 长城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直到明朝末年,前后有20多个诸候国和朝代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修筑的长城都超过了1万里。它已经被列为世界的一大奇迹。 一、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2、万里长城—— 我国古代一项军事防御建筑工程 明长城东起________,西至 _________;长约______公里。 鸭绿江 嘉峪关 六千 秦长城 嘉峪关 鸭绿江 临洮 辽东 山海关 嘉峪关 山海关坐落河北省秦皇岛东北,是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关隘。关城北倚峰峦叠翠的燕山山脉,南临波涛汹涌的渤海湾,因此得名。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山海关 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戈壁滩上,是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是扼守河西走廊的第一要关隘,也是古代丝路必经之地。 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自古 有“天下雄关”之称。 秦长城 1.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2.秦修长城是为了抵御匈奴南下,明修长城是为了防范蒙古骑兵骚扰。 3.秦长城是在战国时期各国长城基础上修建的;明长城是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全长6000余千米,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 4.秦长城为土筑;明长城东段用条石和青砖砌成。 【动脑筋】 比较一下,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不同? 1、医药学家______的《__________》 二、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他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还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明朝时期著名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本草纲目》出版后,人们到处传播它,成为医生们的必备书籍。从17世纪起《本草纲目》陆续被译成日、德、英、法、俄等五国文字。李时珍被称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本草纲目》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它是祖国药物学的总结巨著。 动脑筋: (李时珍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亲尝曼陀罗的献身精神,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二十七年成书的坚韧毅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想想看,李时珍哪些优秀品德值得你学习? 2、科学家的_______《_________》 二、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宋应星(1587- 1661年),字长庚,奉新(今江西)人,万历举人,明末科学家。明亡后弃官归故里,潜心实学,著述较多,以《天工开物》最为有名。 《天工开物》是一部古代生产技术的总结性著作,详细记载了各种工农业生产的具体操作方法,被誉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及书中记载的提花织机 你认为宋应星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对不对?他们谁说的对?谈谈你的看法。 动脑筋: 宋应星的强调是对的。左边说的有合理成份,但立论错误。右边说的对。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与自然不相协调,意味着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或破坏了生存环境。如果不能适应生存环境,人类甚至不会出现。如果人为地破坏人与自然的协调,则意味着破坏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无尽的,但科学技术是人类对自然规律正确认识和对自然力的利用,这种认识和利用,不可能超越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