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种群和生物群落
问题1:在渔业生产上,人们常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惑:不捕捞或捕捞很少,鱼类资源可能得不到充分利用;捕捞过多,又会导致鱼类资源枯竭。那么,对于某个水体中的某种鱼类资源,每年捕捞多少才合适呢?
问题2:在农牧业生产上,害虫常常会造成很大危害,近十几年来,我国常年蝗灾面积达460多万Km2,1999年,新疆蝗虫发生面积约4000万亩,发生密度个别地区高达10000头/m2,危害严重的地方庄稼颗粒无收,草场寸草不留。那么,害虫大发生有什么规律?怎样才能控制害虫的数量呢?
一、种群的概念
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下列实例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昆虫
B、一片草原中的全部牲畜
C、一块稻田里的全部水稻
D、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类
E、 虎山上的全部蛇
C
二、种群的特征:种群有而个体没有的特征 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1、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特点:1、不同生物的种群密度不同
国 家
1982年人口密度
(人/Km2)
中 国
108
日 本
314
美 国
37
加拿大
2
根据天津市的人口数据,计算天津市的人口密度:
常住人口:1023.67万
土地面积:11000 Km 2
不同国家的人口密度:
930人/Km2
2.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环境中也有差异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取样调查法:只计数种群的一部分个体,来估计整个种群的密度。
计算:在对某地一种鼠的调查过程中,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鼠,其中有标记鼠10只,则该种群数量为多少?
标志重捕法-----就是常用的取样调查方法。
在一个自然环境中,一个种群的密度该如何来确定?
120只
2、出生率和死亡率
中国
美国
德国
天津
出生率
18.62‰
15.3‰
10.5‰
7.67‰
死亡率
6.2‰
8.8‰
11.9‰
6.12‰
增长率
12.42‰
6.5‰
-1.4‰
1.55‰
其中:中、美、德三国为1982年数据,天津市为2006年数据。
3、年龄组成
中国
美国
德国
49—100岁
11%
32 %
36 %
17—48岁
44 %
37 %
40 %
0—16岁
39 %
31 %
24 %
种群密度如何变化?
(越来越大、保持稳定、越来越小)
我国1000—1990年的人口数量变化图:
讨论:从图表中影射出我国哪些现状?如果你是国家政策的决策者,应采取什么措施?
4、性别比例
(1)雌雄相当
(2)雌多于雄
(3)雄多于雌
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
常见于营社会生活的昆虫,如:蜂群中几百只雄蜂,一只雌蜂 即蜂王和几十万只工蜂。
结论
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种群密度。
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变化的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能够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年龄组成。
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特征是性别比例。
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
迁入
死亡率
种群密度
出生率
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
迁出
预测变化方向
影响数量变动
决定大小
决定大小
科学实践
下面表格显示最初三年某鹿群的的研究结果。
年份
有标记的数量
再捕获的数量
再捕获有标记的数量
估计种群的总量
1
32
28
15
2
25
21
11
3
23
19
11
4
15
请根据所给的材料设计一个模拟实验,了解该种群第四年的种群密度 ,并将四年来该种群的数量变化用坐标图表示出来
三、种群的数量变化
“J”型曲线形成的条件
是什么?
常常在什么时候出现?
——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形成“S”型曲线
可能制约因素是
什么?
ab段、cd段的增长
率变化如何?
D
稳定型
BC
增长型
四、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1、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1)如图是某种鱼类的增长曲线图,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_____。
(2)既要获得最大的捕捞量,又要使鱼类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到破坏,从理论上分析,应该使种群的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代表的水平上?
b
2、害虫的防治
(1)如图是蝗虫的增长曲线图,为了控制蝗虫的数量,什么时候进行防治效果最好?
(2)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应该采取什么方法进行防治?
小结
种
群
特
征
种群密度
出生率死亡率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迁入率迁出率
+
+
-
-
研究意义:
种群数量
影响因素
气候、食物、
被捕食、传染病
增长曲线
J型 S型
防治害虫
生物资源利用保护
复习题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