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十七章颅内压增高病人护理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颅 内 压 增 高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成都大学医护学院外科教研室 王利平 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是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和颅内炎症等所共有的征象。由于上述疾病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导致颅内压持续在2.0kPa (200mmH2O)以上(正常0.7~2.0kPa),从而引起的相应的综合征,称为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的形成及正常值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 颅腔内容物:包括脑组织、脑脊液、血液三种。 颅腔:由颅骨形成的半封闭体腔,成年后颅腔容积固定不变,约1400~1500ml。 颅内压正常值 成人: 0.7~2.0 kPa(70~200mmH2O) 儿童:0.5~1.0 kPa (50~100mmH2O) 通常以脑脊液的静水压代表ICP ,可通过直接脑室穿刺或侧卧腰穿测定。 颅内压的调节 成人颅腔容积固定不变,约1400~1500ml。脑组织容积约80%左右,脑脊液容积约占10%,血液容积约占2%~11%。 脑组织对颅腔容积的代偿作用很小,脑脊液和血液起着重要代偿作用。 调节机制: 颅内静脉血被排挤到颅外血循环 增减脑脊液量 ICP↑时,部分脑脊液被挤入到脊髓蛛网下腔而吸收 ICP<0.7kPa时,脑脊液分泌增加,而吸收减少;ICP>0.7kPa时,脑脊液分泌减少,而吸收增多。 一般而言,允许增加的颅内临界容积约为5%,超过此范围ICP开始增高,增加到8%~10%则发生极其严重ICP↑ 颅内压的调节 颅内压还受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影响: 机体缺血缺氧:PaO2↓、 PaCO2↑ 脑血管扩张 脑体积增加 ICP ↑ 机体血氧充足:PaO2 ↑、 PaCO2 ↓ 脑血管收缩 脑体积缩小 ICP ↓ PaCO2 40mmHg(5.3kPa)±2mmHg(0.2kPa), CBF±10% PaO2 60mmHg(8kPa), CBF增加10% PaO2 60mmHg(8kPa), CBF减少10% 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颅腔内容物体积或量增加 脑体积增加:损伤、炎症、缺血缺氧、中毒 脑水肿 脑血流增加:各种高血压、动静脉畸形、PaO2↓或PaCO2↑,脑血管扩张 脑血流增加 脑脊液增加:CSF分泌↑、吸收障碍,或脑脊液循环受阻 脑积水 颅内占位病变 颅内血肿、肿瘤、脓肿、肉芽肿、囊肿等。 颅腔狭小 狭颅症、颅底凹陷症、颅骨过早骨化。 颅内压增高的类型 按病因分类 弥漫性颅内压增高:见于脑膜炎、脑炎等。 局灶性颅内压增高:见于颅内占位性病变。 按病变发展速度分类: 急性颅内压增高:脑溢血、外伤性颅内血肿 亚急性颅内压增高:颅内恶性肿瘤、转移性脑瘤 慢性颅内压增高:良性肿瘤、破坏性或浸润性病变。 按增高程度分类: 轻度颅内压增高—2.0~2.67kPa 中度颅内压增高—2.67~5.33kPa 重度颅内压增高—>5.33kPa 急、慢性ICP增高的特点 类型 急性颅内压增高 慢性颅内压增高 发病 发病急,1-3 天内 发病缓慢 病因 多见脑外伤、脑出血 脑瘤、脑脓肿、脑积水 症状和体征 出现早 相对稳定 生命体征改变 明显 不明显 视乳头水肿 无 明显 影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 年龄:婴幼儿、小儿颅缝末闭,老年人脑萎缩,代偿空间多。 病变扩张速度:体积压力关系曲线,提示颅内压力与体积之间呈类似指数关系。 病变的部位:中线及后颅凹病变影响脑脊液循环,静脉窦附近的病变影响血液回流,可加重颅内压增高。 伴发脑水肿的程度:脑寄生虫、脑脓肿、脑结核瘤、脑肉芽肿均可伴明显脑水肿。 全身情况:严重的尿毒症、肝昏迷、高热、酸碱平衡紊乱等引起继发性脑水肿。 颅内压增高 颅内静脉压增高 脑血流量减少 ICP 的病理生理变化 脑血管自动调节反应 化学调节反应: ICP↑ CPP↓ CBF↓ 脑缺氧 PCO2↑ 脑血管扩张 CVR↓ CPP↑ CBF↑ 注: CPP----脑灌注压 ;CBF----脑血流量; CVR----脑血管阻力 全身性血管加压反射 神经性调节反应 BP↑(升高) -------- 全身周围血管收缩 P ↓(减慢 ) -------- 心搏出量↑ R ↓(深慢) -------- 肺泡O2— CO2充分交换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