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章病毒的基本特征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病毒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病毒概述 第二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理化性状 第三节 病毒培养和增殖 第四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第五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第六节 病毒的感染 第七节 病毒的分类 第八节 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 一、病毒的含义 病毒是一类比较原始的、有生命特征的、能够自我复制和严格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微生物。 病毒与其它生物的比较 个体极其微小 无细胞结构 只含一种核酸 缺乏独立代谢能力 繁殖方式为依靠自身核酸复制 大多对抗生素不敏感,而对干扰素敏感 某些病毒可整合到宿主DNA上,引起潜伏感染 某些病毒能够形成包涵体或引起细胞病变 公元前14世纪古埃及长老石刻象显示了小儿麻痹后遗症,这可能是病毒感染的第一个史载记录。 三、病毒学的发展 Rabies (狂犬病) Endemic in Europe by AD 16-17 关于植物病毒病害的记载 荷兰郁金香杂色病(1576) 1.对病毒的早期认识---利用疫苗对病毒病的防治 Martinus Beijerinick (1851-1931) 证明在经过可吸附细菌的琼脂扩散后, 这种侵染物仍可导致烟草花叶病。他将此侵染物称为“侵染性活液”, 并也采用了“Virus”一词。 John Enders(1897-1985) 1949年在体外培养的细胞中获得脊髓灰质炎病毒, 1954年获得诺贝尔奖。 Aaron Klug(1926-) 1962年提出了烟草花叶病毒病毒的柱状结构, 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 David Baltimore (1938-) 1970年在提纯的罗斯肉瘤病毒粒子中发现了逆转录酶,证明遗传信息可以由RNA反向产生DNA。1975年获得诺贝尔奖。 2.现代病毒学的发展历程 Michael J. Bishop(1936-) 1976年发现正常细胞中存在罗斯肉瘤病毒致瘤基因的对应基因, 1989年获诺贝尔奖。 Phillip A. Sharp (1944 ---), 1977年发现腺病毒基因组中存在基因剪切现象(gene splicing),1993年获诺贝尔奖。 Fred Sanger(1918-) 1977年建立了DNA序列分析方法, 并对ΦX174噬菌体的单链DNA序列进行了测定。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Gallo Montagnier 1983年分离到一种与爱滋病有关的逆转录病毒。 R. Beachy 1986年利用烟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转化植物, 获得抗TMV侵染的基因工程植株。这一研究为抗病毒动植物基因工程奠定了基础。 Stanley B Prusiner(1942-) 发现朊病毒(Prions),1997年获诺贝尔奖。 四、研究病毒的意义 几乎能感染所有的细胞型生物,危害严重; 了解病毒的特性,为疫苗的研制打下良好基础。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测量病毒的单位为nm,大小在20-300nm之间。 病毒形态多数呈球状或近似球状,少数为杆状、丝状或子弹状,痘病毒呈砖块状,噬菌体大多数呈蝌蚪状。 第 二 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性状 病毒子(Virion) :结构完整、功能齐全的病毒颗粒。 (一)病毒的结构组成 核酸基因组和衣壳(capsid)。 囊膜(envelope):围绕核衣壳的一层包膜。 纤突(spike):包膜突起,主要由糖蛋白组成。 二、病毒的结构组成与特征 病毒体结构模式 纤突 包膜 核心 衣壳 壳粒 核衣壳 二、病毒的衣壳类型 1、螺旋对称的病毒壳体 2、二十面体对称的病毒壳体 3、复合对称的病毒壳体 螺旋对称型 廿面体对称型 复合对称型 三、病毒的化学组成 1、核酸 1)种类:DNA、RNA 存在形式:单链与双链;正链与负链,分节 作用:携带全部遗传信息 特点:有内含子、ORF可重叠 2)表示病毒核酸大小的方法 相对分子质量;碱基数 3)病毒核酸的结构特征 分段基因组;帽子和poly(A)尾巴结构;感染性核酸等。 结构蛋白 非结构蛋白 功能: 保护核酸; 与易感宿主细胞受体结合; 良好的抗原,可激发机体发生免疫应答。 2、蛋白质 3.脂质 病毒体的脂质主要存在于囊膜中,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膜系统。 含脂质的病毒对乙醚或其它有机溶剂敏感,处理后可使病毒失去感染性或感染性降低,而无囊膜病毒对乙醚有抵抗力。 4.糖类 病毒囊膜含有糖蛋白,由病毒的基因组编码,但糖分子与宿主细胞有关。 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吸附)、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一、病毒培养的宿主系统 1、动物 第三节 病毒的培养和增殖 动物接种途径和方法 1.皮内接种 2.皮下接种 3.肌肉接种 4.静脉接种 5.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