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认识公共关系(主体和客体)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一 认识公共关系 任务1 公共关系的主体 任务2 公共关系的客体 任务3 传播公共关系 回顾:什么是公共关系? Public Relations在中国被翻译为“公共关系”; 也有人称之为“公关”。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通过形象塑造、传播管理、利益协调等方法,在公众中提高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促成社会组织与其相关公众良好合作并和谐发展的科学和艺术。 组 织 Organization 传播沟通 Communication 公 众 Public ——即“公共关系本质上是组织机构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与沟通”。 公共关系的本质 “主体” “客体” 公共关系活动三个基本要素 组织—公共关系的主体 公众—公共关系的客体 传播沟通—公共关系的过程和方式 组织 组织可以泛指政府行政机关、企业、社会团体、各类公司。 组织公共关系方案的策划者、承担者,又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实施者。 公共关系是从属于组织总目标的,也是组织整体功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成为组织管理职能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任务1 公共关系的主体 社会组织: 1. 互利性组织   各种党派团体、职业团体、群众社团组织、宗教组织等。 2. 营利性组织(经济组织)   生产企业、商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旅游服务性企业等。 3. 服务性组织   学校、医院、慈善机构、社会公用事业机构等。 4. 公益性组织   政府部门、公共安全机关、消防队等。 公众 公众是公关传播沟通的对象。 公众关系是由在组织运行过程中涉及的所有人际关系、群体关系、组织关系所共同构成的。 任务2 公共关系的客体 1、公众的特征: 一是相关性。 二是多样性。 三是共同性。 四是可变性。 2、公众的心理 一是从众心理。 二是逆反心理。 三是定势心理。 【案例分析】 为什么我们会相信“谣盐”? 3、公众的分类 (1)根据与社会组织关系的重要性划分 首要公众——对组织的存在与发展至关重要(大客户)。他的态度、行为直接影响着组织的切身利益。 对策:经常开展公关活动,保持联系,密切感情。 次要公众——对组织的存在与发展不具有决定作用。 对策:不能忽视公关活动,更不能冷落怠慢,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可能在某个问题上对组织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变成首要公众。 (2)根据对社会组织的态度划分 顺意公众——对组织信任,持赞同和支持态度的公众,愿意与组织保持联系,自觉维护组织声誉和利益。(人数:少数) 逆意公众——对组织怀有成见,制造和散布有损于组织声誉言论的公众。(人数:少数)但这个少数不能不重视,不能不开展公关工作,如果任其发展,会给组织形象造成损害。 边缘公众——对组织无好感也无恶意,与组织保持着若即若离、不亲不疏的态度。(人数:大多数)公关工作特别要重视做边缘公众的工作,争取他们成为向顺意公众转化。 (3)根据对社会组织的稳定程度划分 临时公众——因某种偶然因素形成的公众。如出差,生病,到某医院看病,病人对医院来说,临时公众。 稳定公众——与组织有经常联系的公众(老顾客、常客户)。如社区公众与社区医院的稳定公众;电厂是煤矿的稳定公众;你们是林大学生食堂的稳定公众。 周期公众——按一定规律和时间出现的公众。高校的学生与火车站,学生是周期公众(寒暑假、毕业前托运行李)。 传播 一、什么是公共关系传播? 公共关系传播,是指一个社会组织为了提高自身的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借助传播的方式,所开展的传播活动及其传播管理。 任务3 公共关系传播 公共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公共关系的过程是组织主体与公众客体之间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和信息交流的过程。(双向传播) 案例分析:为什么希拉里竞选会失败? 案例分析: 2008年美国大选中希拉里和奥巴马都在微博客网站 twitter上建立了个人主页,但最终奥巴马获得了 15万 follower的支持,而希拉里仅有 6千多。仔细分析发现,虽然他们都经常更新消息,差别却是希拉里主动追踪回复别人的数量(following)为 0,而奥巴马的following高达 15万!这说明奥巴马营销团队在即时跟踪十余万人的消息更新,当有人对奥巴马支持时,团队就通过 Twitter向用户进行信息反馈,这样支持者感受到的是:奥巴马跟我对话了!而希拉里这方 Twitter仅仅充当了单向信息发布平台,而不是交流工具,她并没有关注那些关注她的人。 1、道德性 2、文化性 3、情感性 4、新奇性 二、公共关系传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