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九章蕨类植物门09秋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第一节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蕨类植物是高等中具有维管组织,但比较低级的一类群,和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体内具有维管系统(vascular system),这三类植物也总称维管植物(vascular plants),有的分类系统把这三类植物合称维管植物门(Tracheophyta)。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并有维管系统,既是高等的孢子植物,又是原始的维管植物。 蕨类植物与苔藓植物一样,都有颈卵器结构,由孢子囊产生孢子,在生活周期中,也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但苔藓植物的有性世代配子体占优势,  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而在蕨类植物中,是无性世代的孢子体占优势,孢子体远较配子体大而结构复杂,生活期长,仅在幼胚期寄生在配子体上。 它又和种子植物一样,也有根、茎、叶器官和输导系统的分化,具备了适应于陆地生活需要的吸收、运输和制造食物等器官,并能形成胚,但不发育成种子,而以孢子进行繁殖。 蕨类的植物的生活史中,有两个独立生活的植物体,即孢子体和配子体,这点与苔藓及种子植物均不相同. 由此可见,蕨类植物在整个植物界中,是介于苔藓和种子植物之间的一群植物,它较苔藓植物为进化,较种子植物为原始。 第九章 蕨类植物门 主要特征: (一)孢子体 (二)配子体 (三)生活史 (一)孢子体 通常有根、茎、叶的分化,多为多年生草本。 1.根:为须根(不定根);长在根状茎上。 2.茎:多为根状茎,出现维管系统,有多种类型的中柱; 3.叶:叶幼时拳卷,成长后分化为叶柄和叶片,单叶或复叶;叶有各种类型: 4.孢子囊有多种着生方式。 大小 小型叶 大型叶 功能 孢子叶(能育叶) 营养叶(不育叶) 形状 同型叶 异型叶 着生 叶近生 叶远生 须根 蕨根状茎 鳞片叶 茎为地下茎(根状茎)或地上茎(气生茎); 维管系统构成中柱(原生中柱、管状中柱、网状中柱、多环中柱); 具有保护作用的毛茸和鳞片;随着系统的进化,毛茸和鳞片的类型和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毛茸有单细胞毛、腺毛、节状毛、星状毛等,鳞片膜质,形态多种,鳞片常有粗或细的筛孔。 3、叶: 小型叶(microphyll):没有叶隙和叶柄,仅有一条不分枝的叶脉,是原始类型。如石松科,卷柏科,木贼科。 叶迹——是从茎内维管束分枝处经皮层到叶柄基部的这一段维管束,叫叶迹,不一定在相应的节伸出。 叶隙——叶迹从茎内维管束中分枝后,其上方出现一空隙,由薄壁细胞填充,这一区域叫叶隙。  大型叶(macrophyll):均有叶柄(stipe)和叶隙(leaf gap) (有时无叶隙),叶脉多分枝,是进步类型。如真蕨类。 孢子叶(sporophyll)(能育叶):能产生孢子囊和孢子的叶。 营养叶(foliage leaf)(不育叶):仅能进行光合作用。 同型叶:营养叶与孢子叶不分,既能制造有机物又可产生孢子。 异型叶:同一植物体具2种不同形状和功能的叶即孢子叶和营养叶形状和功能完全不同。 演化顺序:同型叶---------》异型叶;小型叶--------》大型叶 幼叶拳卷 幼叶拳卷 大型叶 小型叶 营养叶 孢子叶 孢子囊群 同型叶 异型叶 叶远生 4、孢子囊、孢子囊群 孢子叶穗(孢子叶球)——在小型叶类蕨类中孢子囊单生于孢子叶的近轴面或叶基部,孢子叶通常集生在枝的顶端,形成球状或穗状,称孢子叶球(strobilus)或孢子叶穗(sporophyll spike),如石松和木贼等。 孢子囊堆——较进化的真蕨类,其孢子囊生于孢子叶的背面、边缘或集生在一特化的孢子叶上,常常由多数孢子囊聚集成群,称为~(或孢子囊群(sorus))。 孢子囊壁由单层或多层细胞构成,在细胞壁上有不均匀增厚形成的环带(annulus)。环带着生的位置有多种形式,如顶生环带(海金沙属)、横行中部环带(芒萁属)、斜行环带(金毛狗脊属)、纵行环带(水龙骨属)等,这些环带对孢子的散布和种类的鉴别有很需要作用。 孢子囊穗顶生成流苏状 孢子囊穗顶生成四棱形 孢子囊单生 孢子囊穗 孢子叶卷缩成线状形成孢子叶穗 孢子囊群行列 孢子囊群条形 孢子囊群羽片边缘呈线形 孢子囊群分布主脉两侧 孢子囊群侧脉间密布 孢子囊 环带 唇细胞 孢囊柄 孢子 环带:孢子囊壁上一些细胞 的细胞壁不均匀增厚而形成 6、孢子: 孢子同型——多数蕨类产生的孢子大小相同,称~ 孢子异型——卷柏和少数水生真蕨类植物的孢子有大、小之分,即有大孢子(macrospore)小孢子(microspore)区别,称为孢子异型(heteropore)。产生大孢子的囊状称大孢子囊(megasporangium),大孢子萌发后形成雌配子体;产生小孢子的囊状结构称小孢子囊(microsporangium).小孢子萌发后形成雄配子体。 孢子的形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