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1
第4章 建筑热湿环境
主线:
1。建筑物理因素——热湿环境的形成
2。影响因素对热湿环境的定量影响——负荷计算
3。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室内热湿环境标准
4。从人体生理学、心理学——热湿环境的评价
——是建筑环境中最重要的部分
4-2
建筑热湿环境 知识框架
半透明体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生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
建筑热湿环境
影响室内热环境的物理因素
太阳辐射与综合温度
湿环境
非透明体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稳定特性
非稳定特性
冷负荷形成及
计算方法
人体生理学和心理学
冬
围护结构负荷
空气渗透负荷
光学特性
PMV-PPD法
局部不舒适感
其他稳定评价
热舒适性方程
稳定计算方法
谐波反应法
冷负荷系数法
夏
人,照明,设备
得热负荷概念
湿量计算
冷凝校验
结露防治
温态环境
动态环境
过度环境
热湿环境
评价
4-3
1—气温 2—太阳辐射 3—室外空气综合温度 4—热空气交换 5—建筑内表面辐射6—人体辐射换热 7—人体对流换热 8—人体蒸发散热 9—室内热源
室内热湿环境的形成
第4章 建筑热湿环境
4-4
基本概念
A: 室外气象条件 ——外扰
B: 室内发热/湿/尘量 ——内扰(照明、设备、人体、散湿)
C: 空调方式 ——广义外扰
◎外扰作用方式:①热交换:太阳辐射(透明/半透明体) 、 热传导(围护结构)/(对流+辐射)
②空气交换:空气渗透、空调送风
◎内扰作用方式:
①辐射 ②对流 ③蒸发
★空气状态参数
变化的途径:
①对流
②空气直接混合
③蒸发
墙体传热/湿性能——影响内/外扰对室内空气环境的作用
4.1 影响室内热环境的物理因素
4-5
4.1 影响室内热环境的物理因素
4.1.1 太阳辐射与室外空气综合温度
建筑表面的辐射作用
直射:IN
散射:
地面反射:ID
天空散射:IS
太阳辐射
I0
大气辐射
Iy
建筑表面接受的辐射
建筑表面的气温作用
综合温度
4-6
4.1 影响室内热环境的物理因素
4.1.1 太阳辐射与室外空气综合温度
法线直射强度:
P——大气透明度(反应大气污染、水蒸气等颗粒对日射的衰减)
m——大气质量(反应日射强度到达表面的路程大小)
——呈指数衰减
P=IL/I0=exp(-kL)
大气透明度
4-7
4.1 影响室内热环境的物理因素
4.1.1 太阳辐射与室外空气综合温度
大气透明度
P=1 最透明
变化范围:0.65~0.75,在一个月份的晴天中可近似认为是常数
我国将大气透明度作了6个等级的分区,1级最透明
东京晴天的大气透明度逐月值
反应大气污染、水蒸气等颗粒对日射的衰减
P=IL/I0=exp(-kL)
定义:
4-8
我国的大气透明度分区
4-9
IN = I0 P m
m = L’/L = 1/sin?
为什么太阳高度角接近0o和90o时垂直面的日射量都小?
反应日射强度到达表面的路程大小
大气质量:m
4.1 影响室内热环境的物理因素
4.1.1 太阳辐射与室外空气综合温度
大气透明度
4-10
4.1.1 太阳辐射与室外空气综合温度
? ——
A——
α——
?——
γ——
i ——
太阳辐射强度
直射辐射
4-11
不同太阳高度角和大气透明度下的太阳直射辐射强度
β
直射辐射
太阳辐射强度
4-12
直射Z
散射S
地面反射D
水平面S
INsin?
IS,S
0
垂直面C
INcos?cos?
0.5 IS,S
0.5?GIS,?
倾斜面?
INcos i
0.5 IS,S(1+cos?)
0.5?GIS(1-cos?)
水平面散射强度IS,S(Berlage公式):
散射辐射与总辐射强度
?G——地面平均日射反射率
水平面日射总辐射:
垂直面日射总辐射:
太阳辐射强度
4-13
水平面总日射辐射强度:
北纬40的太阳总辐射量
按不同表面(水平、垂直、倾斜面)计算
总辐射强度
例4-1
短波?长波?
4-14
4.1.1 太阳辐射与室外空气综合温度
大气长波辐射(Ia)与晚间有效辐射(Iy)
指建筑表面向天空的有效辐射
指大气向建筑表面的辐射
大气向建筑表面的辐射:Ia
(地表)建筑表面向天空的辐射:Id
(地表) 建筑向天空的有效辐射:IS,B
考虑云层(地表)建筑向天空的有效辐射:IS,y
天空当量温度
大气温度
式4-25
为何白天可以忽略大气长波辐射,晚间不可以?
例题4-2
晚间有效辐射
4-15
太阳直射辐射
太空散射辐射
对流换热
地面反射辐射
环境长波辐射
地面长波辐射
壁体得热
IS
IZ
ID
非透明体外表面接受热辐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