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语
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熟语中的一种,具体指的是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词组或短句,一般以四字居多,其余是2个字到14个字的。
成语跟科学术语不同:科学术语是表示科学概念的,不是表示一般概念的。
成语跟谚语不同:谚语绝大部分是句子而不是词组。谚语经常用在人民大众的口语里,用在文章里的比较少。谚语往往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不象成语那样具有文言色彩。谚语的形式,不象成语那样整齐。
成语跟歇后语不同:歇后语是一种固定的句子,一定要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用事物作比喻,后一部分是从正面作说明。
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
猜一小会儿
刻舟求剑
自相矛盾
塞翁失马
守株待兔
负荆请罪
卧薪尝胆
乐不思蜀
刘禅
望梅止渴
刘禅
功德无量立地成佛
成语的来源
1.神话传说: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
2.寓言故事:刻舟求剑 自相矛盾
3.历史故事:负荆请罪 卧薪尝胆
4.文人作品:乐不思蜀 望梅止渴
5.外来文化:功德无量 立地成佛
露一小手:根据成语的五大来源,说说你记忆中每一类的成语还有哪些?
开天辟地、女娲补天
画蛇添足、黔驴技穷
图穷匕见、四面楚歌
舍生取义、老骥伏枥
火中取栗、回头是岸
成语的结构
主谓关系
人定胜天
脚踏实地
情投意合
三番五次
平分秋色
大显身手
世外桃源
一盘散沙
轻于鸿毛
遗臭万年
主谓关系
人定胜天
脚踏实地
情投意合
三番五次
平分秋色
大显身手
世外桃源
一盘散沙
轻于鸿毛
遗臭万年
主谓关系
人定胜天
脚踏实地
并列关系
情投意合
三番五次
动宾关系
平分秋色
大显身手
世外桃源
一盘散沙
轻于鸿毛
遗臭万年
主谓关系
人定胜天
脚踏实地
并列关系
情投意合
三番五次
动宾关系
平分秋色
大显身手
偏正关系
世外桃源
一盘散沙
轻于鸿毛
遗臭万年
主谓关系
人定胜天
脚踏实地
并列关系
情投意合
三番五次
动宾关系
平分秋色
大显身手
偏正关系
世外桃源
一盘散沙
补充关系
轻于鸿毛
遗臭万年
1、成语与自然文化
江山如画
——对美好的山川大地的讴歌
凄风苦雨
——对险恶自然的由衷敬畏
傲霜斗雪
——对自然的精神气节的歌颂
这类成语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在探索自然、战胜困难的过程中那细腻的情怀,勇毅的精神。
2、成语与服饰文化:
“凤冠霞帔”
——帝王妃嫔和贵族妇女
“荆钗布裙”
——普通的劳动妇女
“披红挂彩”
——遇到喜事
“披麻戴孝”
——遇到丧事
服饰是古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志趣节操、思想情感等的外在表现。
3、成语与建筑文化 :
“雕梁画栋”
——有雕刻和彩绘装饰的栋梁,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曲径通幽”
——强调幽深曲折以通佳境,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
中国古代的楼台宫室建筑,不仅突出地表现了古人在建筑设计上的审美追求,也反映了等级制度和经济地位上的鲜明不同。
4、成语与文学艺术:
“烘云托月”
——作画的一种技法。比喻从侧面加以点染或描写,从而衬托主要事物的一种表现手法。
“入木三分”
——形容书法笔力遒劲,功力深厚。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我国古曲的曲目。
文学、绘画、音乐、书法等都是汉民族精神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汉语言中有大量反映各种不同艺术形式的成语,从中可以比较系统、完整地了解它们的基本面貌。
5、成语与教育:
因材施教 青出于蓝
循序渐进 言传身教
这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语言以其珍贵的精神营养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6、成语与爱情
“一见钟情”、 “浓情蜜意”、“山盟海誓”
—青年男女热恋时的甜蜜与美好
“魂牵梦萦”
—离别后的思念及痛苦;
“月下老人” 的传说
人们借有尽的文字传达无尽的情思,寄托对爱情的美好愿望。
7、成语与做人:
高风亮节 浩然正气
光明磊落 两袖清风
表现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成语:
表现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成语:
表现中华民族勇于创新的成语:
童叟无欺、一诺千金
勇者无惧、大义凛然
不落窠臼、独辟蹊径
8、成语与科学:
炉火纯青 钻木取火
水滴石穿 病入膏肓
9、成语与礼俗:
彬彬有礼
礼尚往来
五体投地
入土为安
成语与文化
1.成语中体现民族精神
2.成语反映古人日常生活
3.成语反映古代科技发展水平
4.成语涉及大量古代典籍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民族,这在成语中有集中的体现,如:
“愚公移山” “废寝忘食”
“夜以继日” “披星戴月” ;
“赴汤蹈火” “临危不惧”
“视死如归” “大义凛然” ;
“高瞻远瞩” “过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