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 环境科学的生态学基础
本章重点:
生态系统的碳、氮、磷循环与环境健康问题;生物污染;生态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主要知识点:
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功能;种群相互作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环境健康;生物污染;生态与环境保护
环境科学的生态学基础
3.1 生物生存环境
3.2 生态系统
3.3 生态系统种群间的相互作用
3.4 生态平衡与生态失衡
3.5 生物污染
3.6 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
3.7 生态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3.1 生物生存环境
环境:生物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一切事物的集合-生态学定义
环境: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环境学定义
生态因子=环境要素!
环境科学的生态学基础
3.1 生物生存环境
3.2 生态系统
3.3 生态系统种群间的相互作用
3.4 生态平衡与生态失衡
3.5 生物污染
3.6 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
3.7 生态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3.2.1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之间达到动态平衡和相对稳定的统一体,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地理单元。
3.2.2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
生物组分
草食动物
肉食动物
杂食动物
腐食动物
寄生动物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非生物组分
光、热、水、土、气
绿色植物
光合、化能细菌
真菌
细菌
3.2.3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
组分结构
生物类型与数量配置
(动物、植物、微生物种类与数量)
空间和时间上的配置
(水平空间、垂直空间与时间序列)
食物链(网)结构特征
(捕食、腐食、寄生、混合及特殊食物链)
营养结构
时空结构
营养级与生态金字塔理论
不同生物种类按其营养关系归类于不同的营养级,即食物链上的不同环节上。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个营养级生物的个体数量、生物量或能量,按营养级的顺序由低到高排列起来,绘成结构图,就会成为一个金字塔形,称为生态金字塔。
3.2.4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生态系统功能
能量流动-能量通过食物网络在生态系统内的传递和耗散过程,遵守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
物质循环-生物从环境中获得营养元素,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流动,最后由分解者作用复归于环境,如此循环反复的过程。
信息传递-生态系统中各生命成分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信息流动与反馈过程。
生物量生产-植物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再经过动物的生命活动转化为动物能的过程。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交换
1、能量进入生态系统之后,在系统各组分间呈循序地传递流动,并以一部分热能的产生及耗散为代价,实现能量形态的转化,但包括热能在内的总能量并不会增加或减少(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流动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法则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转化、流动过程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要从浓缩的有效形态变为可稀释的不能利用的形态。伴随着过程的进行,系统中有潜在做功能力的能会分解为两个部分:有用能和热能。前者继续做功,后者以低温热能形式逸散于外围空间(能量衰变定律)。
1、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太阳能→生物能→ 热能
二、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
2、能量在流动中不断递减。
十分之一定律,能量金字塔
3、能量在流动中,质量逐渐提高。
辐射能→植物能→动物能
物质循环
一、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类型
1、气相型循环:贮存库主要是大气圈和水圈,物质循环过程较快,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循环特点,是一种较完善的循环类型。在循环系统中的分布比较均衡,局部短缺现象相对较少。如O2、CO2、H2O、N2等循环。
2、沉积型循环:贮存库主要是岩石圈和土壤圈。元素经岩石风化和沉积物分解作用,转变成生物可以利用的营养物质,转变过程缓慢,具有非全球性的循环特点,是一个不完善的循环类型,局部短缺现象时有发生。如P、K、Ca、Mg、Fe、Mn、Cu等循环。
二、水的循环过程
2. 社会循环:驱动力-人类需求和人工动能。
1. 自然循环:驱动力-太阳辐射能和地心引力。
三、碳的循环过程
1、陆地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交换: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CO2,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2、海洋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交换:浮游植物同化溶解水中的CO2,浮游动物和鱼类消耗浮游植物所固定的碳,最后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CO2。
3、化石燃料燃烧参与的碳循环:人类开采化石燃料,燃烧时放出CO2。
4、碳循环失衡问题:
一是人为活动(化石燃料燃烧、土地开垦等)向大气中输送的CO2大大增加;
二是森林破坏,面积缩小,大气中被植物吸收利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要点.ppt
- 第七章项目投资经济效果评价(一二节)要点.ppt
- 第七章羊的饲养管理要点.ppt
- 第七章幼儿艺术领域活动设计3要点.ppt
- 第七章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要点.ppt
- 第七章原腔动物门要点.ppt
- 第七章原腔动物要点.ppt
- 第七章真菌及罐头食品的检验要点.ppt
- 第七章枕叶的神经心理功能要点.ppt
- 第七章脂类基本知识要点.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