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课程标准: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知识结构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一)国民经济恢复阶段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
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
(一)中共八大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文化大革命(1966——1976)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严峻形势:
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
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就是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基本国情。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1949年国民党退败广州前夕,炸毁了广州的海珠桥。
中国
(1952年)
美国
(1950年)
印度
(1950年)
钢产量
2.37公斤
538公斤
4公斤
发电量
2.76千瓦时
2949千瓦时
10.9千瓦时
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比较(人均)
名称
产量
与历史最高水平对比
钢
15.8万吨
减少80 ﹪
煤
3243万吨
减少48 ﹪
粮食
11318万吨
减少25 ﹪
棉花
44.4万吨
减少48﹪
1949年工农业产量同历史最高水平的对比
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一)国民经济恢复阶段(1949——1952)
1、背景: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多年战争的破坏。
2、措施:
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②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③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
3、结果: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就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4、意义:一方面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另一方面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毛泽东
思考:材料反映了建国初期中国的什么问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任务一: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起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基本任务二: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
内容: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
实质: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意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
1、中共八大(1956)
(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在我国建立起来
(2)内容:主要矛盾、主要任务
(3)评价:分析正确、探索成功、未能坚持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工业生产上大练钢铁
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农业生产上的“放卫星”运动
以粮为纲
农业跃进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大跃进时期的漫画
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公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一个萝卜千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
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
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
失误在于: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特别是工业生产的高速度、高指标,以钢为纲,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根源:严重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2)人民公社化运动
失误在于:片面追求公有化的程度,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根源:片面理解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
(3)后果: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造成连续三年的严重困难时期(1959-1961)。
国民经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