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生物制药技术教学课件》发酵控制.ppt

  1. 1、本文档共1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酵生产的过程及控制 第一部分 发酵生产过程 上游工程 (含基因工程) 发酵生产 (发酵工程) 纯化制备 ? ? 发酵的一般过程 发酵工艺多种多样,但基本上包括以下三个过程: 1、菌种制备 2、种子扩大培养 3、大规模罐批培养 菌种筛选 摇瓶试验 发酵罐试验 第一节:种子的培养 种子的扩大培养是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等保藏方法中处于休眠状态的菌种,接入斜面活化后,经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放大培养而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 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 种子的扩大培养是生产用种子从实验室制备到车间生产的过程。 种子扩培的目的: 接种量的需要; 菌种的驯化; 缩短发酵时间、保证生产水平 种子的要求: 总量及浓度能满足要求; 生理状况稳定,个体与群体; 无杂菌污染, 菌种细胞的生长活力强,移种至发酵罐后能迅速生长, 迟缓期短; 种子的制备一般包括两个过程: 固体培养基上生产大量孢子的孢子制备 液体培养基中生产大量菌丝的种子制备 种子的逐级扩大培养过程 一 种子制备的过程 实验室阶段:不用种子罐,所用的设备为培养箱、摇床等实验室常见设备,在工厂这些培养过程一般都在菌种室完成,因此现象地将这些培养过程称为实验室阶段的种子培养。 生产车间阶段:种子培养在种子罐里面进行,一般在工厂归为发酵车间管理,因此形象地称这些培养过程为生产车间阶段。 、 二 种子制备的技术概要 1、实验室阶段 1.1.培养物选择的原则 目的:种子扩培到一定的量和质,根据菌种的特点最终的培养物可分为两类: 对于不产芽孢和孢子的微生物,实验室阶段的种子扩培最终是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菌体. 如谷氨酸的种子培养。 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孢子 菌丝体培养步骤少,因而更容易获得量和质稳定的种子,但操作繁琐。 对于产孢子的微生物 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菌丝体 便于操作,但需要更仔细的控制。 1.2.培养基选择的原则 培养基的选择应该是有利于菌体的生长,对孢子培养基应该是有利于孢子的生长。 在原料方面,实验室种子培养阶段,规模一般比较小,因此为了保证培养基的质量,培养基的原料一般都比较精细。 1.3.起始接种物的传代问题 细菌 保藏斜面 → 活化斜面 产孢子 保藏 → 母斜面 → 子斜面 目的:使菌种的传代次数尽可能的少。 2、生产车间阶段 2.1.、培养物的选择原则 在生产车间阶段,最终一般都是获得一定数量的菌丝体。 缩短发酵时间 有利于获得好的发酵结果 菌丝体比孢子要有利: 2.2.培养基选择的原则 目的: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菌体,因此培养基的选择首先考虑的是有利于孢子的发育和菌体的生长,所以营养要比发酵培养基丰富。 在原料方面:不如实验室阶段那么精细,而是基本接近于发酵培养基,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成本 二是驯化 例:柠檬酸发酵 以蔗糖为原料 成分 斜面 种子罐 发酵 麦芽汁 麦汁 蔗糖 2.5-5% 20% NH4NO3 0.225% 0.11% K2HPO4 0.03% MgSO4.H2O 0.025% 0.025% KCl 0.015% 琼脂 2% 2.3.发酵级数的确定 谷氨酸:三级发酵 一级种子(摇瓶)→二级种子 (小罐)→发酵 青霉素:三级发酵 一级种子 (小罐)→二级种子(中罐)→发酵 一般由菌丝体培养开始计算发酵级数,但有时,工厂从第一级种子罐开始计算发酵级数 斜面→一级种子(1200ml/5000ml三角瓶)→二级种子(2m3) →三级种子(20m3)→发酵(240m3) 发酵级数确定的依据 级数受发酵规模、菌体生长特性、接种量的影响。 级数大,难控制、易染菌、易变异,管理困难,一 般2-4级。 在发酵产品的放大中,反应级数的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