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生命舒展如树研讨
第二课 让生命舒展如树---何乃健
當死亡將我心中的殘陽吹熄我會將晚霞的餘焰,悄悄地藏入不知名的種子裡多年後,當你緩步穿越墓園朋友,那沿著枝條滑落肩膀的春意就是我以葉綠素冷凍的微笑前來祝福你!
(何乃健的小詩,收於詩集《百顆芥子》後記,最後一頁)
何乃健, 1946年生于泰国曼谷,2014年9月3日逝世。1953年移居槟城,祖籍广东顺德,为马来西亚公民。马来亚大学农学士及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生物学硕士。
他临终与家人团聚?何乃健坐椅上安祥离世
2014-09-04 16:54
?? ??
(吉打?亚罗士打4日讯)“他生命中的最后几个小时,与及时赶回来的
一家人在跑马园住家团聚在一起。何乃健要求家人扶他坐在椅子上,然
后在安祥情况下与世长辞。”
何乃健是水稻专家,在慕达农业发展局服务期间,时常到稻田
瞭解稻米生长情况。
内容剖析
何乃健的散文蕴含知性美,人本思想和人生哲理贯穿其中,自然科学知识也与文学旨趣相互融合。这些特质来自他对农学、佛学和文学的喜好,也源自他对生命和苦难的思考及感悟。
何乃健著作
著作包括诗集《碎叶》、《流萤纷飞》,诗合集《裁风剪雨》、《双子叶》,散文集《那年的草色》、《稻花香里说丰年》、《禅在蝉声里》,散文合集《逆风的向阳花》,评论集《荷塘中的莲瓣》及科普书《转基因,转乾坤》、《水稻与农业生态》。多篇有关水稻的学术论文被收入国际机构的丛书。
第一意义段
写因为听到一首熟悉的泰语民谣,从而记起母亲的祭辰,勾起了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意义段
作者一开始就说“母亲是一位平凡的夫人”,在这里用了一个鲜明的比喻,说她“像旷野中不引人注目的含羞草”;对比含羞草“胆怯”“怡然自得”“含蓄”性情的却是“即使能将百年老树连根拔起的台风,也未必能令她折腰”的刚毅。“女子柔弱,为母则刚”,这是自古以来,所有母亲的形象。所以,在第三段的回顾中,作者发觉“我从其中一朵花儿窥探到无相布施的绚丽,我也从另一朵花儿的神韵中,凝望到生命在艰苦中挣扎求存的凄美”,这就是母亲,无比的温柔、美丽,却又坚毅刚强。
第三意义段
是母亲一生简要的概述,首先写她远嫁曼谷,家境宽裕安逸,常常慷慨借贷亲友,施棺陌生人;母亲默默行善,不出恶言,不求回报。这样的慈悲善行,让作者长大以后终于明白,“能令整座园林弥漫幽香的,反而是一些渺小或不显眼也不知名的花朵”。母亲身教,影响作者深远。第5段写因父亲生意失败而导致“长达十余年的贫困岁月”,母亲曾经绝望,却能“毅然鼓起勇气,踩踏着遍地泥泞与荆棘,穿越重重阴霾将几个孩子培育成人”。
作者在这里暗中做了一个转换,过渡到下一段母亲晚年时,作者紧握她“因为患上严重关节炎而变形的手掌”,而“联想起峭壁的石缝中一株苍松”。原来不知不觉中,一根羞怯的含羞草,因着生活的磨砺,竟然长成一棵“庞然的树”,而且保持“舒展”的姿态,“让疲惫的旅人可以在浓荫里纳凉”。这就是母亲,无论在顺境或逆境里,都能令作者“深切体悟生命的刚毅与尊严”。
第四意义段
呼应首段,就像作者所说的,理解了死亡的意义后,深深体会到“母亲已超越死亡而活在我的心灵深处”,“也让她的精神与我心灵融合为一”。孔子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无言而教化万方”。而母亲,以她的一生行为,教育孩子“脚踏实地活在当下”,显示一种传承,一种使命,是亲情与爱令生命生生不息。
何乃健:開朗有助面對病痛
何乃健認為,如果每個人都以開朗心情,來面對自身的病痛,這會有所幫助。
他在其詩集作品《百顆芥子》推介禮后指出,每個人所面對的事情都是因果,因此即使生大病,也不可以埋怨上天。
“生命不只是一期,它有分成很多期,你現在所面對的病痛,有可能是你在前生的所作所為造成的因,到了今生,就要面對這些作為的果。”
何乃健指出,他在抗癌期間,曾要求其朋友幫他催眠,結果發現他前身竟然是二戰期間,參與太平洋戰爭的日本神風敢死隊隊員,他也將這個奇特的經歷,以短詩《催眠》方式,編寫在他的作品中。
在抗癌成功后,何乃健除了寫作之外,也會義務分享他在抗癌的過程,以便能夠幫助其他人克服這個難關。
出处:中国报8/3/201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