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切口和入路技术总结.ppt

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切口和入路技术总结.ppt

  1. 1、本文档共1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外科常见手术切口和入路 正确地选择手术入路,合理地设计皮肤切口是实施成功神经外科手术的先决条件。 手术入路的最优化原则 在手术入路的选择过程中,应该把各种入路的特点和病变的大小、血供来源、周围结构受累情况、术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术者的实践经验等因素结合起来,加以分析比较,选择一种对病人来说最可行、最有效的手术入路,使之能很好地显露病变区域,又能有效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神经外科手术入路的命名一般以入路过程中的关键结构(皮肤,骨性结构或脑组织)为参照。 切口和入路的关系 同一切口可有不同的入路 冠状切口经纵裂,经额下 相同的入路可采取不同的手术切口 额下入路中的冠状切口,额颞切口 颞下入路中的颞部切口,扩大额颞切口 入路设计原则 以最小的损伤达到目标区域 以最短的路径到达目标区域 充分考虑到重要的结构对入路的影响 为扩大暴露留有余地 皮肤切口设计原则 避免切口损害容貌 有利于病变的显露 充分考虑皮瓣的神经血管支配 头皮瓣的长度不应超过基底宽度的1.5~2倍 早期的神经外科注重手术切口的设计,而较少关心手术过程中的入路问题。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应用,神经解剖的发展以及神经影像技术的进步,现代神经外科对手术入路的描述逐渐精细,手术切口更加灵活。 早期的神经外科手术切口主要有两种: 冠状切口 Souttar切口 体位 仰卧位,头后仰,上半身抬高 皮肤切口 双额切口起自一侧耳屏前方的发迹前缘(耳屏前1cm),至另侧耳屏前方的对应点,双侧对称,中间弧形向前 冠状切口 特点 切口完全在发迹内,利于美观 切口两端连线可显露眉弓上缘(根据病变部位可变通) 可兼顾两侧病变 切口两侧可不对称 切口可相对于发迹后移 冠状切口 皮瓣游离 帽状腱膜下分离:要注意避免损伤眶上神经和血管 骨膜下分离:操作相对简单;可避免神经的损伤 骨瓣形成 带蒂骨瓣 游离骨瓣 冠状切口右(左)额开颅额下入路 适应证 单侧前颅底病变 鞍区病变 前循环动脉瘤 操作要点 仰卧位,上半身抬高10度,头稍后仰,使眶板向后倾斜,额叶自动向后塌陷,增加鞍区的暴露。 自骨膜表面剥离皮瓣至眶上缘附近时,应终止分离,因明显的界面结构已经消失。 冠状切口右(左)额开颅额下入路 操作要点 若要将额部骨膜辨向颅内翻转,以修补前颅底的骨质缺损,常使冠状切口位置高一些,扩大修补瓣面积,并使腱膜下组织尽可能多地保留于骨膜辨上,以尽可能将眶上和滑车上动脉保留于骨膜上。 骨窗下缘尽量接近前颅窝底,骨瓣下缘骨孔的下缘应位于眶上缘上方,通常要求高于眶上缘5mm左右,使骨窗下缘与眶顶相平,一般不会损伤眶上孔结构。 冠状切口右(左)额开颅额下入路 操作要点 当额窦较大时,术中钻孔可能会将额窦钻破,因此,应先钻其余骨孔,额部正中一孔最后钻,以防巳污染的钻头造成细菌播散。取下骨片后,小心地把额窦粘膜向下推开和保护,如粘膜己破,宜将残余在额窦内的粘膜全部刮除(防止将来发生额窦粘液囊肿),最后以骨蜡封闭额窦。术毕硬脑膜缝合后,再翻转帽状腱膜瓣将额窦破口彻底封闭,处理额窦的器械不应继续在术中使用。 冠状切口右(左)额开颅额下入路 操作要点 在中线侧,通常偏离中线1cm锯颅;亦可接近中线,上矢状窦前1/3段两侧的静脉陷窝和蛛网膜颗粒均较少,对额部中线旁锯颅影响不大。但在老年人,因硬脑膜与颅骨内板粘着紧密,阻碍线锯的通过,强行操作可能导致较大量的出血。 硬膜打开后首先探查侧裂池,放出CSF,使脑压下降 冠状切口额部经纵裂入路 适应证 中线部位向鞍上发展的垂体瘤、颅咽管瘤 前交通动脉瘤、胼周动脉瘤 操作要点 双侧切口可不对称,术侧较大 可单额或双额开颅,一般单额开颅 内侧钻孔位于中线 冠状切口额部经纵裂入路 操作要点 额部纵裂的显露应充分 先沿纵裂分离到前颅底,再向后分离至胼胝体前缘 必要时可切开终板(经终板入路,前置视交叉或三脑室前部肿瘤) 此入路可避免损伤嗅神经 冠状切口双额开颅额下入路 适应证 双侧前颅底肿瘤、嗅沟脑膜瘤 鞍区肿瘤 前颅窝底骨折脑脊液漏修补术 操作要点 仰卧位,上半身抬高5~15度,头稍后仰,使眶板向后倾斜,额叶自动向后塌陷,增加鞍区的暴露。 帽状腱膜下将皮辩翻向前方,保护好额部骨膜,留作修补前颅底或(和)覆盖额窦用。 冠状切口双额开颅额下入路 操作要点 至距眶上切迹或眶上孔约1cm处停止帽状腱膜下剥离,沿两侧颞上线切开骨膜,形成额部骨膜辩,从骨膜下翻起骨膜辩,暴露眶上孔(切迹),用微型磨钻或骨凿打开眶上扎,将眶上神经、血管连同骨膜推向前方 两侧暴露额骨颧突,在其后方及眉间各钻1孔,再在这3孔后方4~6cm处各钻1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