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学与教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一、西方的发展情况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前)赫尔巴特,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并付诸实施的教育家
桑代克,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之父”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广泛吸取心理学各分支学科与教育有关的内容,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
布鲁纳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皮亚杰,维果斯基
20世纪我国出现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教育实用心理学》
1924年廖世承编写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80年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个性心理学客观性原则对心理学现象的研究按它们的本来面貌加以观察实事求是
2、发展性原则把心理现象看做变化发展的过程强调在发展中研究心理现象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密切关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实际出发进行研究发挥理论对实际的指导作用
4、教育性原则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性的影响避免北师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1.观察法
2.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
3.调查法谈话法问卷法
4.行动研究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甚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一)连续性与阶段性
人心理发展8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早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二)定向性与顺序性
发展顺序不可逆;每一个发展阶段不可逾越(三)不平衡性选择给例子选出是哪个特征
? 是指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到达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 具体表现:
一方面,同一心理机能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心理的各个组成成分在发展的速度上、起讫时间和到达成熟时期上不同。
(四)差异性选择
应该因材施教
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一)认知发展机制图式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同化是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3、顺应是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4、平衡(二) 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自我中心思维单向、刻板、不可逆表象性思维具体运算阶段抽象概念逻辑推理多向思维思维可逆去自我中心获得守恒概念形式命题运算阶段思维可逆性补偿性、灵活性;抽象逻辑思维
(一)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一)人格:又称个性,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填空名解
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二)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填空
强调性本能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的5个时期(填空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论述可出小题从婴儿期:信任对不信任(0-1.岁)儿童早期:自主对羞耻与怀疑(1.5-3岁)主要任务培养自主感学前期:主动对内疚(3-6岁)主要任务培养主动感学龄期:勤奋对自卑(6-12岁)主要任务培养勤奋感青年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主要任务培养自我同一性
(6)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
成年中期:繁殖对停滞
成年晚期: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一)认知方式的差异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名解
认知方式差异的表现:每一种表现都可以出选择题场独立与场依存维特金能分出冲动型与沉思型杰罗姆凯根能理解沉思型认知方式: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
冲动型认知方式:一些儿童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辐合型与分散型缩小解答范围,直到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二)学习风格差异智力差异(四)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五)性格差异)
二、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1、白鼠迷宫实验
2、基本观点: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不强化也会出现学习。学习是期待的获得,而不是习惯的形成。
3、潜伏学习:在未获得强化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学习,只不过未表现出来。
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简答)
(一)学习观
认知生长和表征理论:布鲁纳把认知的生长看做是一个表征系统不断形成的过程。
学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