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脂肪营养价值评价(上).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膳食脂肪营养价值评价(上).doc

膳食脂肪营养价值评价(上) 一、概念及分类 脂肪和类脂的总称 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占正常人体重14%~19%,肥胖者增加 脂库:皮下、大网膜、肠系膜、肾周组织等。 动脂、可变脂: 受营养状况和体力活动影响较大,含量不稳定。 二、脂类的消化吸收 主要消化场所:小肠 消化酶:脂肪酶 主要吸收部位:小肠 主要运输形式:乳糜微粒 吸收率:80%以上 类脂  磷脂与脂肪相似,胆固醇直接吸收 三、脂肪的生理意义 1.提供和储存能量:1克脂肪可以产生37.7KJ(9Kcal)的能量,是三大产能营养素中供能最多的;维持正常体温。 脂肪细胞可不断地储存脂肪 机体不能利用其分解的二碳单位合成葡萄糖 2.携带脂溶性维生素,并促进其吸收。 3.延迟胃排空,增加饱腹感,增进食物感官性状 4.提供必需脂肪酸(EFA)是其最主要功能。 5.维持体温 6.保护脏器 支撑、衬垫 7.有效利用碳水化物、节约蛋白质 8. 内分泌作用 瘦素、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抑制物、血管紧张素原、雌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结合蛋白3、脂联素、抵抗素 脂类 四、 △必需脂肪酸 1.定义:为机体生理需要,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二种:亚油酸(C18︰2 n-6),α-亚麻酸(C18︰3 n-3). 2.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P82 (1)是磷脂的重要组成成分,线粒体和组织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缺乏出现湿疹样变,对X射线引起的一些皮肤损害有保护作用 (2)为参与胆固醇转运,与脂质代谢关系密切。 (3)为合成前列腺素必需的前体。 (4)参与动物精子的形成。 (5)维护视力:DHA。 五、 △膳食脂肪营养价值评价 1.脂肪消化率:消化率越高则营养价值也越大 与溶点有关 碳链长短:长-高,短-低 饱和度:饱和-高,不饱和-低 2.必需脂肪酸含量:含量越高则其营养价值也越大。植物油(椰子、棕榈油除外)较高,动物油较低(鱼油除外) 3.脂溶性维生素含量:含量越高则其营养价值也越大。 4.脂肪酸比例,类脂的含量 WHO提出, 适宜的SFA:MUFA:PUFA为 1:1:1, 多不饱和:饱和为 1:(1~1.5) 。 脂类 附表:各种脂肪酸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LDL-C TG VLDL-C BP SFA ↑ ↑ ↑ ↑ MUFA ↓ ↓ ↑ ↓ PUFA ↓ ↑ ↓ ↓ 注:SFA:饱和脂肪酸 MUFA:单不饱和脂肪酸 PUFA:多不饱和脂肪酸 脂类 五、△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1.脂类来源 为烹调用油脂及食物本身含有脂类。 (1)脂肪来源:动物油、肉、奶、蛋、植物油 (2)磷脂来源:蛋黄、瘦肉、内脏、大豆 (3)胆固醇来源:肉、蛋、奶油、脑、内脏 (4)EFA来源:植物油是最好的EFA来源(椰子油除外)。红花油73%、豆油52.2%、菜油14.2%等。鱼类含量也较多。 脂类 2.供给量 各国未作明确规定。我国要求成年人占能量供给量的20~30%, 儿童青少年25~30%. 制订主要根据:①EFA含量(成年人生热比占1~2%,婴儿3%)、脂溶性维生素以及能量和饱腹感。②对健康影响。③脂肪酸比例,最好是PUFA∶MUFA∶SFA为1:1:1,分别都不超过总能量10%。④n-6系与n-3系合适比例为(4~6):1 碳水化合物 一、分类 1.按结构分类 单糖:3~7个碳原子,以己糖为主,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戊糖(核糖、脱氧核糖、木糖);糖醇(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 双糖:2个单糖聚合,如蔗糖,乳糖,麦芽糖。 寡糖:3~10个单糖聚合,如棉子糖、水苏糖。 多糖:淀粉、糖原、膳食纤维 2.按可否被消化吸收分类 可消化吸收: 单糖、淀粉、糊精等 不能被消化吸收的: 膳食纤维、棉子糖、水苏糖 碳水化合物 二、△营养学意义 1.供能: 能量最经济,最安全、最主要来源。(4kcal/g) 供能特点: ①经济; ②体内氧化快(能及时满足机体的需要); ③代谢废物少(最终产物为CO2+H2O); ④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唯一能量来源。 2.参与构成机体某些重要物质 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神经组织中的糖脂,结缔组织中的粘蛋白; 3.节约蛋白质,抗生酮作用(50~100g/d); 4.提供膳食纤维; 5.其他作用:解毒、改变食物色、香、味、形 碳水化合物 三、 △膳食纤维(p139) 1.定义:指不能被人体消化酶类消化吸收的植物性食物成分的总称,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树胶、粘胶等,其中木质素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