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杰西德( Jersild,1962)等曾对来自小学、中学和大学的111名接受过心理治疗的教师进行了调查,以研究心理治疗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结果表明,95%的教师认为心理治疗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学生;89%的教师认为心理治疗使他们有更大心理承受力去接受那些有敌对、愠怒、反叛情绪的学生,并能更好地教育他们;73%的教师认为心理治疗提高了他们走近那些畏缩、难以接近的学生的能力。接受调查的教师还说心理治疗使他们更喜欢自己的同事和伙伴,更喜欢本职工作。 心理健康自测-ScL-90 指导语:请仔细阅读每一条,然后根据最近一星期内下列问题影响你的实际情况,在5个选项内选择最合适的一项,在答题纸相应一格填上其得分。(没有1分;很轻2分;中等3分;偏重4分;严重5分 SCL—90有90个问题,概括为10个因子 (1)躯体化:包括1、4、12、27、40、42、48、49、52、53、56、58共12项。该因子主要反应身体的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等系统的不适及头痛、背痛、肌肉痛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 (2)强迫症状:包括3、9、10、28、38、45、46、51、55、65共10项。主要指那种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等表现。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感知障碍(如:脑子变空了、记忆力不行了等)也在这一因子中反应。 (3)人际关系敏感:包括6、21、34、36、37、41、61、69、73共9 项。主要指不自在感、自卑感等。尤其是在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突出。自卑感、懊丧感以及在人事关系方面明显相处不好的人,往往是这一因子的高分对象,与人际交流有关的自我敏感是产生这一方面症状的原因。 (4)抑郁:包括5、14、15、20、22、26、29、30、31、32、54、71、79共13项。抑郁苦闷的感情和心境是代表性症状。还以对生活的兴趣减退、缺乏活动愿望、丧失活动力等为特征,并包括失望、悲观、与抑郁相联系的其他感知及躯体方面的问题。该因子有几个项目包括了死亡、自杀等概念。 (5)焦虑:包括2、17、23、33、39、57、72、78、80、86共10个项目。它包括一些与临床上明显与焦虑症状相联系的症状及体验,一般指那些无法静息、神经过敏、紧张及由此产生的躯体征象(如震颤)。 (6)敌对:包括11、24、63、67、74、81共6项。从思维、情感及行为三个方面反映受试者敌对表现。其项目包括从厌烦、争论、摔物,直至斗争和不可抑制的冲动爆发等各个方面。 (7)恐怖:包括13、25、47、50、70、75、82共7项。反映传统的恐怖状态或恐怖症的内容。恐怖的对象包括出门旅行、空旷场地、人群或公共场合和及交通工具。此外,还有反映社交恐怖的项目。 (8)偏执:包括8、18、43、68、76、83共6项。主要是指思维方面,如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关系观念、妄想被动体验和夸大等。 (9)精神病性:包括7、16、35、62、77、84、85、87、88、90共10项。反映精神分裂样症状的项目。有四个项目代表了一级症状:幻听,思维播散,被控制感,思维被插入。 (10)其他项目:包括19、44、59、60、64、66、89共7项。反映睡眠、饮食、死亡观念、自杀倾向等的项目。 各因子的因子分的计算方法是:各因子所有项目的分数之和除以因子项目数。在1~5评分制中,粗略简单的判断方法是看因子分是否超过3分,若超过3分,即表明该因子的症状已达到中等以上的严重程度。 □ □ □ □ □ 90. 感到自己的脑子有毛病 □ □ □ □ □ 89. 感到自己有罪 □ □ □ □ □ 88. 从未感到和其他人很亲近 □ □ □ □ □ 87. 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严重问题 □ □ □ □ □ 86. 感到要赶快把事情做完 □ □ □ □ □ 85. 认为应该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受到惩罚 积极应对,构建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A.补偿 B.合理化 C.升华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及调适 积极应对,以问题为中心 合理宣泄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及调适 倾诉法 哭泣法 摔打法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及调适 明白感受要比明白真相更重要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及调适 运动、户外 听音乐 上网 转移法 理性情绪调节——ABC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A 是指诱发性事件 B 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产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 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及调适 重构认知——改变想法,改变心情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