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历史考前冲刺40天:10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详解.doc

2015高考历史考前冲刺40天:10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详解.doc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高考历史考前冲刺40天:10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详解

2015高考历史考前冲刺40天:10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下图是《1950-1984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示意图》。对图中各阶段发展状况,分析正确的是 A.a阶段:土地所有制的变革推动两国粮产量的增长 B.b阶段:经济政策的失误导致两国粮产量的大幅回落: C.c阶段:受政治运动的影响,苏联粮产量出现连续波动 D.d阶段:市场体制的确立推动了中国粮产量的大幅增长 【知识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答案】解析: 故选: 【思路点拨】 2.20世纪60年代,中央决策:“以重庆为中心,逐步建立西南的机床、汽车、仪表和直接为国防服务的动力机械工业”,提出以重庆为中心,迁建、新建200多个项目。计划从上海地区迁入122个,从广州、南京等城市迁入20余个。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利于加快重庆地区现代化进程 B.利于中国工业的均衡布局 C.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D.基于中国国际环境的考虑 【知识点】 【答案】解析: 故选: 【思路点拨】 3.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B.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 “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可以看出这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从“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可以看出与苏联关系密切,综上,这符合“一五”计划时期经济建设的特点,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材料有效信息获取能力,解题时抓住题干关键信息结合相关所学即可。 4.197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封读者来信,题为 “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当稳定”。《人民日报》为这封来信所加的“编者按”明确指出,当时已经出现“ ‘三级所有’,‘包田到组’的地方”,应当“坚决纠正”。这反映出 A.十一届三中全会制订的改革开放出现反复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尝试遭到质疑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当稳定”当时已经出现“ ‘三级所有’,‘包田到组’的地方”,应当“坚决纠正”故项。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理解 阅读《19至1966年中国城市发展简表》 项目 1960年 1966年 城镇人口数 13073万 13045万 全国城市数 208个(1961年) 171个 A.农业为我国基础,农业需量劳动力需从城市借调 B. C. D.人口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答案】C 解析:根据故项。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的正确理解 . A.. C.D.市场经济为主,计划经济为辅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关键信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建国初期经济思想的理解。 7.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该对联出现的背景是 A.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B.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C.中央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D.中共八大召开,提出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时间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八字方针的理解。 8.下面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 S794 1953~1957 1958~1962 1963~1965 流入重工业的资金(%) 38.7 54.9 48 流入农业的资金(%) 7.6 11.4 18.4 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 53.7 33.7 33.6 决定上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经济政策 B.经济发展规律 C.产业结构现状 D.国际关系格局 【知识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答案】A解析:1953—1957一五计划期间,受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的影响,流入重工业的资金比重较高,1958——1962年间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