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2章CO2制冷技术学案.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CO2制冷技术 2.1 前言 CO2在二十世纪初曾经广泛地应用于空调及 船舶的制冷系统中,直到二十世纪中期,在船舶制 冷系统中仍占统治地位。CO2的缺点是在工作温度 下的压力特别高(常温下达到8MPa),这样就使得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设备非常庞大笨重。自从出 现了热力学性能优越的CFCS制冷剂,CO2基本上退 出了制冷界。 2 CO2制冷技术 2 CO2制冷技术 2.2 CO2制冷工质的性质 CO2适用于蒸发温度为-40~10℃的各种常规制冷系统中,如汽车空调、船舱空调,以及高温热泵热水、干燥系统中的制冷工质。 ④ 化学稳定性好,对常用材料没有腐蚀性。不过CO2与水混合时呈弱酸性,可腐蚀碳钢等普通金属,但不腐蚀不锈钢和铜类金属。当输送的CO2比较干燥(含水率小于8ppm)时,可采用普通的碳素钢; ⑤ 高的工作压力使得压缩机吸气比容较小,单位容积制冷量大,有利于减小装置体积。流动和传热性能提高,减少了管道和热交换器的尺寸,从而使系统非常紧凑; 2 CO2制冷技术 2 CO2制冷技术 缺点: ① 不能维持生命,如果浓度过高,会引起人的呼吸器官的损害,甚至窒息死亡; ② 高的临界压力和低的临界温度; CO2临界温度为Tc=31.1℃ ,临界压力为Pc=7.3MPa 水的临界温度为374℃,临界压力为22MPa ③ 无论亚临界循环还是跨临界循环,CO2制冷系统的运行压力都将高于传统的制冷空调系统,给系统及部件的设计带来许多难度; ④ 现阶段CO2制冷系统的效率还相对较低。 2 CO2制冷技术 2 CO2制冷技术 (2) 跨临界制冷循环 (1-2‘-3’-4‘-1) 2 CO2制冷技术 (3) 超临界循环(1“-2”-3“-4”-1“) 2 CO2制冷技术 2.4 CO2跨临界循环的研究和应用 ? (1)应用在汽车空调系统中 2 CO2制冷技术 (2)热泵中的应用 挪威SINTEF研究所对热泵的特性、系统设计进行了理论 与实验研究,表明CO2跨临界循环不仅具有高导热系数,而 且系统紧凑,产生的热水温度高,在工业和民用两方面都具 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当用环境空气作热源,井水温度为 8℃,热水温度为60℃时,该系统的COP值高达4.3,其能量 消耗比电或燃气系统降低了75%,当热水温度为80℃时, COP值为3.6。 2 CO2制冷技术 2 CO2制冷技术 2 CO2制冷技术 (3) 在复叠式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在该制冷系统中,CO2用作低压级制冷剂,高压级则用 NH3或R134a作制冷剂,CO2循环在亚临界条件下运行。与其 他低压制冷剂比,CO2的粘度很小,传热性能良好,因为利 用潜热,其制冷能力相当大。目前欧洲已将此系统安装于超 市中,据调查表明运行情况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2 CO2制冷技术 2.5 几种典型的CO2制冷循环 (1)带回热器的跨临界CO2制冷循环 2 CO2制冷技术 (2)带膨胀机的跨临界CO2制冷循环 2 CO2制冷技术 (3)复叠式CO2制冷循环 2 CO2制冷技术 2.6 CO2制冷系统中关键设备研究进展 (1)制冷压缩机 衡量压缩机工作性能的主要指标有指示效率和容积效率。压缩机的指示效率和容积效率主要与气阀和气腔的压力损失、气体泄漏、气体与气缸传热等因素有关。 CO2压缩机的压力损失对指示效率的影响,比普通制冷压缩机小得多。 CO2压缩机内的压力损失,对于压缩过程耗功和容积性能的影响相当小。 2 CO2制冷技术 2 CO2制冷技术 (2) 换热器 1)气体冷却器 由于CO2工作在超临界状态下,压力高,且出口温度独立于出口压力,因此允许有较大的压降。CO2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所以制冷剂侧一般设计成较大的流量密度[600~1200kg/(m2·s)],且采用较小的管径,因小管径也有助于承受高压。 2 CO2制冷技术 2)蒸发器 CO2蒸发器的工作压力为3.5~7.0MPa。该压力是传统制冷剂压力的10倍左右,与气体冷却器一样,蒸发器也朝着管径越来越小、流量密度越来越大、表面传热系数越来越大的过程发展。 液体CO2 冷藏车应用 1.冷藏运输方式 目前使用的主要有机械冷藏和冷板冷藏。 机械冷藏即利用氟里昂为工质的蒸汽压缩式制冷, 属于相变制冷范畴。 压缩机与汽车共用一台发动机时,车体较轻, 但压缩机的制冷能力与车行速度有关,车速低时, 制冷能力小,通常用 40 公里/小时的速度设计制冷 机的制冷能力。 液体CO2 冷藏车应用 冷板冷藏:依靠冷冻板所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