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組-蘇花高速公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組-蘇花高速公路

提案興建蘇花高速公路的原因 1.民眾安全- 路線蜿蜒,多急彎和陡坡,改善困難,每遇颱風、 豪雨即時常 坍方中斷,嚴重影響用路人之安全。 2.觀光旅遊- 要把東部發展成為觀光重要地區,必須要有安全性 、可及性及舒適性的交通建設。 3.產業發展- 促進農產運銷、吸引商人投資、增加就業機會等。 4.方便性- 縮短台北到花蓮的交通時程,以較短的時間到達據點。 興建蘇花公路的優點有許多人宣稱這是一條能為花東地區帶來經濟繁榮的必要之路,希望能因此而改變花蓮經濟的落後狀況,解決花蓮交通不便,無法吸收的產業及帶來更多觀光業的問題。當興建蘇花高速公路以後,交通便捷便可吸引許多公司到花蓮投資。可以增加花蓮的工業競爭力,也是以帶來許多就業會,讓花蓮的子弟們能留在花蓮本地就業。 運輸方便帶動外地人進入東部,縮小距離感為西部帶來開發的腹地建立環台高速公路作準備建立蘇澳/花蓮港的產業流通(像中山高一樣)為鄰近的台東帶來更多的人潮與建設 農業是花蓮縣南區七成民眾的生活所依,如今一百台斤稻穀只有七百元,是因為東西部交通無法快速連結所造成。花蓮縣農產品運銷台北市,經由蘇花公路耗時太長,成本太高,農委會統計全國農業收入花蓮縣排名全國倒數第二,主因就出在農產品運銷條件太差。 東部經濟結構以觀光產業為主,要把東部發展成為國民旅遊及國際觀光重要地區,必須有安全性、可及性及舒適性的交通建設才能引來觀光客,開闢蘇花高有其必要性。 自然景觀衝擊 花蓮是一個以觀光為主的城市 由於東部以山地為主,所以若興建高速公路勢必全以工程手段突破崇山峻嶺的自然屏障,如此不僅達不到發展的目的,反而把東部的獨特資源破壞殆盡,且蘇花高平原段將會行經花蓮縣七星潭風景特定區,為配合重車行使、防止海岸侵蝕,將會興建長達公尺的土提。而北部新城鄉沿海的的花東縱谷帶,高、層樓及寬公尺水泥巨龍分割狹窄的新城沿海,與花東縱谷造成地形視覺阻隔,切斷海岸景觀,嚴重影響花蓮特殊景緻,破壞自然景觀。 蘇花高沿岸由於受強烈的東北季風、颱風及強烈海浪之侵蝕,造成此區海岸之沉降及侵蝕後退。 此區造山運動頻繁之處,地質擠壓本就呈現破碎狀態。生態系乃是相互影響之體系,而隧道工程對當地層結構造成鬆動,進而於大雨後造成土石崩落,破壞原本動植物棲地環境。蘇花高的個隧道共個隧道口,將會與河川將產生交叉影響,產生掏空地基與隧道口崩裂問題。 蘇花替 蘇花公路危險路段替代道路(以下簡稱蘇花替),時任交通部部長毛治國先生曾解釋蘇花替,是一「省道名義但為高速公路規格。」。蘇花替,是改變原有蘇花高整體計畫,優先建造其中宜蘭蘇澳至花蓮崇德路段,改善現有道路坍方等危險。因此蘇花替實質上為蘇花高計畫,分段先行建設的產物,不脫離蘇花高性質。行政院有關蘇花替計畫,再次造成環保團體及反蘇花高、擁蘇花高者間爭議,因此蘇花替及蘇化高案持續延宕。 蘇花改,為臺九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是08年蘇花替、蘇花高之爭後,於西元2009年交通部公路總局,為回應花蓮民眾「一條安全回家的路」訴求,進行重新規劃追求根本性的提升蘇花公路服務品質,且於同年在臺北、花蓮舉辦座談。蘇花改,就現有蘇花公路部分危險路段進行道路安全及抗災能力提升,分為大路段蘇澳至東澳、東澳至南澳、南澳至和平、和中至大清水,以長隧道、道路截彎取直及高架道路建設。此次計畫企圖就現有蘇花公路規模進行提升,且全分為兩部分一為維持現有省道性質、二為提升為快速道路性質。不同於蘇花高是為提升蘇花路對公路運輸量,是以花東環境保育、社會為主。 蘇花公路 全程共308公里。開通前都靠海路修築後面對原住民侵襲,間隔遙遠等問題被廢棄整修但車輛仍無法通行修繕后可通車,由東海自動車運輸株式會社經營,戰後改名,路面窄; 1980年代開始逐步拓寬,到1990年才開放雙線通車 結論比較綜合上述,目前為止蘇花改為最佳的解決方案,蘇花改修正了蘇花替的問題,因它是以追求根本性的提升蘇花公路服務品質為出發點,不會像蘇花替與蘇花高,大規模進行開發,而那些新開發道路的地方,很多是古蹟與自然保護區,以原有道路進行升級改善對於還未開發地帶可以減少自然生態與景觀的破壞,不過不管什麼樣的開發多少都會對環境造成破壞,政府應該進行審慎的評估,而不是在輿論與民意壓力下倉促進行,做與不做只有一次機會,畢竟自然景觀依經破壞就無法恢復原貌。 重要舊址遺址問題 蘇花高平原劃過數個原住民部落的舊社遺址,於環評內容也指出「遺址均遭路提或橋樑穿越,將影響遺址的完整性」,然而環評解果卻有意忽略此訊息。史前與舊社遺址的接合有其相當重要的位置,尤其政府在推動南島文化園區之際,這些遺址是探討台灣為南島民族發源的重要證據。

文档评论(0)

cynthia_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