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動物的協調作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動物的協調作用

第六章 動物的協調作用 第一節 防禦作用 1.人體的防禦作用:專一性防禦與非專一性防禦。 (1) 專一性防禦作用:是指身體可針對某種入侵者,利用某一類型的淋巴球來與之對抗,即入侵者與淋巴球間具有專一性。 (2) 非專一性防禦作用:皮膜組織、吞噬細胞以及發炎反應等,在抵制入侵者侵入或將之摧毀時,無特定的對象是為非專一性防禦作用。 (一)淋巴系統 1.淋巴系統的構造:由淋巴、淋巴管、淋巴結、脾臟、胸腺和扁桃腺所組成。 (1) 淋巴:微血管之血液滲出血管,進入組織間隙就稱為組織液,組織液再滲入微淋管就稱為淋巴液,簡稱淋巴。在淋巴管內的液體,總稱淋巴。淋巴係間接來自微血管的血液,成分與血漿相似,只是蛋白質的含量較低,同時含有淋巴結製造的白血球。 (2) 淋巴管:淋巴系統含有許多管道,這些管道稱為淋巴管,最小的淋巴管稱為微淋管,其管壁構造與微血管相似,亦由單層的內皮細胞構成,其一端閉鎖於組織細胞間,一端開口於較大的淋巴管,因微淋管分布全身且通透性大,故能將組織液收集起來,送回血液,以維持血液成分的恒定,特別是血漿蛋白含量之恒定。具瓣膜構造 (5) 胸腺:T淋巴球主要的發育場所。 位置:由左右兩葉組成,位於胸腔內,心臟的前上方。 功能:分泌刺激淋巴球生長的激素,使通過胸腺的淋巴球發育成熟,即為T細胞。胸腺在兒童期是一個很重要的免疫器官,青春期後,因胸腺逐漸被脂肪及結締組織所填充,而逐漸萎縮、失去功能。 (6) 扁桃腺:屬於一種淋巴結,位於口咽部和舌根附近。能保護呼吸系統,免受外界病原體的感染。當細菌在該處繁殖造成發炎現象,即通稱的扁桃腺炎。 (二)非專一性的防禦作用 1.皮膜屏障:為生物體抵抗病原體的第一道防線,包括皮膚、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及尿道等。 第一道防線 (皮膜屏障) 皮膚:其外層細胞已經角質化,且呈弱酸性,能增強對病原體及異物入侵的抵抗力。 氣管的纖毛皮膜:藉纖毛運動向外推送所吸入的微生物或塵埃,再與黏液混合送至喉頭,藉由咳嗽排出體外。 胃黏膜(胃腺):分泌鹽酸及蛋白酉每,摧毀隨食物進入的部分病原體。 2.吞噬作用:當病原體突破皮膜屏障,則在體內會遭受具吞噬作用之白血球之攻擊。 吞噬細胞 (1)可藉吞噬作用將入侵者吞入,再由其內的酵素予以分解。 (2)吞噬細胞常藉變形運動穿過微血管或微淋管的管壁,而進入組織間隙,並繼續施行吞噬作用。 (3)有些吞噬細胞可以在組織間隙中迅速增長(使其細胞增大3~5倍),成為特大型且吞噬能力亦增大的巨噬細胞(多見於發炎部位)。 3.發炎反應: (1) 定義:發炎是指身體某一部分組織,在遭受病原體侵犯或其他理化因素之傷害後,而在局部呈現紅、熱、腫、痛等症狀。 (2) 腫、痛:發炎組織釋出的化學物質(組織胺)亦能促使微血管通透性增大(致使血漿滲出較多,造成腫脹,進而壓迫神經而感疼痛),使血流量增多,以運送更多的吞噬細胞和具有破壞病原體作用的免疫球蛋白,穿過通透性增大的微血管壁,到達發炎部位以抵抗病原體。 (3) 膿:發炎部位常遺留一些黏稠液體,稱之為「膿」。 膿的成分:包含死傷的組織細胞、吞噬細胞、入侵者以及發炎組織的滲出液。 (三)專一性的防禦作用: 1.專一性的防禦作用:以淋巴球(B細胞+T細胞)為主體所引發的專一性防禦作用(免疫反應)。 (1) 必要條件:淋巴球具有辨識個體本身的細胞(自我)與外來的入侵者(非我)的能力。 (2) 哺乳類從胚胎發育到出生後的新生兒期間,即已完成辨識自我(即本身所有之蛋白質)的能力,而對與此不同的入侵者(主為外來的蛋白質)則一概視為非我之異物。 (3) 抗原:凡是能引發免疫反應的外來大分子物質,稱為抗原,且具有專一性。抗原的種類繁多,一般抗原位於病原體的表面,如病毒外殼、細菌的細胞壁或莢膜,人體對抗原的反應可分為細胞免疫和抗體免疫。 (四)細胞免疫-由T細胞來執行 1.專一性:T細胞有許多不同類型,T細胞的表面含有與抗原結合的專一性蛋白質,稱為受體,不同的受體可與特定的抗原結合。 2.在初次遭受抗原刺激時,特定的T細胞表面的受體與抗原結合,就會引起此類型之T細胞快速生長與分裂,並分化為殺手T細胞和記憶T細胞。 3.殺手T細胞:可到處巡邏,殺手T細胞會將溶體內的酵素注入受感染的細胞而予以摧毀。 4.記憶T細胞:可將該抗原的特性長期記憶下來,且留守於淋巴結中,當二次遭遇相同抗原時,又可迅速的分裂增殖,成為具有戰鬥力的殺手T細胞。此免疫反應比第一次受感染引發的免疫反應快很多,不只可在較短時間產生免疫,而且免疫力的強度也加強,使得病原體在未來得及繁殖或產生症狀前便被摧毀,如此就可避免疾病之產生。 (五)抗體免疫-由B細胞來執行 1.專一性:B細胞表面含有與抗原結合的專一性蛋白質,稱為抗體,不同的抗體可與特定的抗原結合

文档评论(0)

cynthia_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