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00002)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1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科护理学 (这份是老师划了重点后重新整理的,注:老师说临床表现一般只考病例分析或选择题,所以不要求答得太详细。)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1)高渗性缺水 依据缺水程度和临床症状轻重不同可分为三度: (2)低渗性缺水 依据缺钠程度可分为三度: (3)等渗性缺水 1)缺水症状 口渴不明显,甚至不口渴;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恶心、乏力、厌食、唇舌干燥、皮肤弹性降低、眼球下陷。 2)缺钠症状 以血容量不足的症状为主。体液丧失达到体重的5%时,就有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当体液丧失达到体重的6%—7%时,休克表现明显常伴代谢性酸中毒;若因大量胃液丧失所致的等渗性缺水,可并发代谢性碱中毒。 2. 低钾血症 临床表现:(低钾三联征:肌无力、腹胀/肠麻痹、心律失常) 1)肌无力为最早表现、严重者有腱反射减弱、消失或软瘫 2)恶心、厌食,肠蠕动减弱,肠鸣音减弱,腹胀,麻痹性肠梗阻及绞痛,便秘 3)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 4)意识混乱,易受刺激,急躁不安, 嗜睡,抑郁 5)夜尿多、尿潴留 6)反常性酸性尿 诊断检查:血清K+浓度低于3.5mmol/L;尿量增多,尿比重下降;缺钾时典型的心电图改变为:T波降低、增宽、双相或倒置,随后出现ST段降低、QT间期延长和U波。 3. 补钾原则 不宜过浓、不宜过多、不宜过快、见尿补钾、禁止推注。 1)尽量口服钾:常选10%氯化钾溶液或枸橼酸钾为佳,对不能口服者可经静脉滴注; 2)禁止静脉推注:常用针剂10%氯化钾1,应稀释后经静脉滴注,严禁静脉推注,以免血钾突然升高,导致心脏骤停; 3)见尿补钾:一般以尿量必须在40ml/h时方可补钾; 4)限制补钾总量:补钾量应为60-80mmol/d; 5)切忌滴注过快,补钾速度不宜超过20-40mmol/h; 6)控制补液中钾浓度:补液中钾浓度不宜超过40mmol/L。 排钾 1)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口服或保留灌肠,每克可吸附1mmol钾;也可口服山梨醇或甘露醇导泻以及呋塞米(速尿)静脉推注排钾。 2)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2)对抗心律失常(即:心脏骤停的抢救)可用钙离子对抗钾离子对心肌的毒性作用,临床上常用的是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 (3)积极治疗原发病; (4)改善肾功能。 休克护理 1.病生基础:有效循环血量的急剧减少。 影响有效循环血量的因素: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排出量;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任何因素改变过度均可引起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进而导致休克。 2. 失血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是外科中两个最常见的休克类型 3. 临床表现 (1)休克前期: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脸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加快,呼吸增快血压正常或下降,脉压减小,尿量正常或减少 (2)休克期: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皮肤发绀或花斑,四肢冰冷,脉搏细速,呼吸浅促,血压进行性下降,表浅静脉萎缩,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代谢性酸中毒症状;少尿 (3)休克晚期:意识模糊或昏迷,全身皮肤粘膜明显发绀或花斑,四肢阙冷,脉搏微弱,呼吸不规则,血压测不出,无尿 4. 扩充血容量 (1)是治疗休克的最基本和首要的措施,适用于各类休克。 (2)对于肝、脾等器官破裂大出血患者,应一面补充血容量,一面进行手术止血治疗。 (3)扩充血容量一般先给晶体液,后给胶体液。晶体液首选平衡盐溶液,胶体液对于失血性休克,最好输新鲜全血。 (4)可尽快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 5.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1)强心药:对于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可给予增强心肌功能的药物,如西地兰。 (2)血管扩张剂:为改善微循环,可使用血管扩张剂。注意:血管扩张剂必须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使用,否则可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压进一步下降。 (3)血管收缩剂:常在收缩压低于50mmHg,生命器官灌注无法维持时,暂时使用以维持生命器官的灌注。 6.护理措施 失血性休克 治疗的重点主要是补充血容量和积极处理原发病。 (1)扩充血容量:是治疗休克的基本措施; (2)抗休克裤的应用; (3)维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吸氧,鼻导管给氧时用40%—50%氧浓度,每分钟6—8L的流量,以提高肺静脉血氧浓度; (4)保持安静,避免过多的搬动:休克患者注意体位的安置,应下肢抬高15°-20°,头及胸部抬高20°-30°; (5)体温调节:休克时体温降低,应予以保暖。方法是增加室温,增加衣物及被盖来保暖;注意只能保暖,不可用热水袋、电热毯等进行体表加温; (6)预防伤害 (7)心理支持; (8)作好术前准备; (9)术后护理; (10)健康教育。 感染性休克 1)控制感染:积极处理原发病灶,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才能纠正休克; 2)补充血容量:恢复足够的循环血量是治疗感染性休克的重要环节; 3)纠正酸中毒:给予5%碳酸氢钠溶液纠正酸中毒; 4)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