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郓城县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第15课 戊戌变法学案 岳麓版选修1
第15课 戊戌变法 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知识结构】
【学习过程】
一、戊戌变法的历史根源(背景)
1、民族危机的加深 甲午战败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危机。
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从而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
康有为:把西方政治学说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主张变法改革。 梁启超:主张中国要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 严复:翻译《天演论》,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论运用于社会政治领域,宣扬变法图强的思想。
总之,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宣传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戊戌变法的过程
1、开始: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公车上书”,标志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始。
2、高潮:“百日维新”(1898年)
(1)内容:政治: 作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 经济: 作用: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文教: 作用: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传播。 军事: 作用:增强国防力量。 (2)评价:
进步性: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局限性:没有涉及设议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
3、失败:戊戌政变
(1)过程:1898年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杀害维新人士。
(2)原因:主观: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①没有彻底反封建
②对外国侵略者抱有幻想
③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客观:对改革不利的国内、国际环境
①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
②改革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改革成功
(3)教训:①当时的中国走改良(君主立宪)道路是走不通的
②要实现中国近代化,必须推翻封建专制,实现民族独立,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三、戊戌变法的目的
(1)根本目的:发展资本主义
(2)首要目的(直接目的):救亡图存
四、戊戌变法的性质 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五、戊戌变法的影响
(1)政治上: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2)经济上: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近代工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思想上:激发了爱国的民族意识,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的传播,是近代中国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
(4)社会生活上:维新派办学堂、创报刊、改易风俗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课堂反馈】
1、【背景材料】、以下是谭嗣同殉难像和他的绝命诗:
据此,请回答:
(1)、谭嗣同是在什么事件中被杀害的?和他一起遇害的还有哪些维新志士?
(2)、图片中“有心杀贼”的“贼”代表什么人? (3)、为什么谭嗣同会感叹“无力回天”?
(4)、请你结合谭嗣同的绝命诗,谈谈你对他“死得其所”的理解?
2、材料一、“秦西方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自台湾事后(即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态,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伏葬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伟《上清帝第五节》
材料三、大借洋教,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四、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
——胡适《留学日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
(2)材料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各自的态度怎样?
(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
(4)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答案
1、(1)、戊戌政变 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杨锐。(2)、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3)、维新派仅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也没有发动群众,在强大的顽固派的反扑下,只能以失败而告终。(4)、“死得其所”是指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他的死表明了他为了国家的进步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气概,这种精神激励后人,唤起民族觉醒,我们要学习他那种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他谱写了维新人士变法图强的斗争意识和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令人敬仰。(言之成理即可)
2、(1)君主立宪,三权分立学说。
(2)利用变法来抵制农民起义;幻想得到帝国主义支持。
(3)不敢触动封建统治基础,不敢发动农民阶级,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主张。
(4)不正确。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弱小和妥协性,决定实行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戊戌变法失败是必然的。
注意:(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省淄川般阳中学高中物理《7.7动能及动能定理预案》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 山东省淄川般阳中学高中物理《7.8机械能守恒定律》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 山东省淄川般阳中学高中物理《7.9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 山东省淄川般阳中学高中物理《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一)》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 山东省淄川般阳中学高中物理《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二)》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 山东省淄川般阳中学高中生物《5.1生态系统的结构》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 山东省淄川般阳中学高中生物《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 山东省淄川般阳中学高中生物《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 山东省淄川般阳中学高中生物《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 山东省淄川般阳中学高中生物《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锂硫电池 资料Understanding the roles of activated porous carbon nanotubes as sulfur support and separator coating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pdf
- 锂硫电池 资料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掺杂抑制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pdf
- 锂硫电池 资料Sulfur redistribution betwe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of lithiumsulfur cells during cycling.pdf
- 锂硫电池 资料高比能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简.pdf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技术的发展.pdf
- 锂硫电池 资料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与抑制.pdf
- 锂硫电池 资料正极材料不同配比对锂硫电池性能的影响机理.pdf
- 锂硫电池 资料锂硫电池硫正极技术研究进展.pdf
- 锂硫电池 资料Review on areal capacities and long-term cycling performances of Lithium sulfur battery at high sulfur loading..pdf
- 党校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