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症监护治疗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苏 帆 概述 历史 1958年美国巴尔地摩城市医院建立了第一个现代规范的综合性ICU 60年代,综合性ICU相继出现,使住院危重患者的医疗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 1970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宣告成立,标志着危重病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出现 危重病医学的学科发展和ICU建立,使传统的医院管理和医疗概念以及学术思想面临巨大的挑战 我国危重病医学和ICU 80年代以前各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就建立了不同规模的抢救室或抢救小组 1982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了我国第1个现代意义的ICU 1984年 北京协和医院正式建立加强医疗科(ICU) 80年代末 国内许多大医院相继建立ICU 1991年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率先建立危重病医学教研室,开展危重病医学教育 国内对危重病医学的认识十分混乱 概念模糊 命名不一致 从事ICU的医师和护士 在学术和专业素质水平上,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ICU与相关专科的关系,各科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且,外科、内科等专科在学科建设和临床医疗方面,将危重病医学与之对立,造成条块分割,阻碍了危重患者转入ICU治疗 危重病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 临床基地:Intensive Care Unit 主要职能:危重症患者的加强医疗 地位:医院整体抢救治疗水平,医院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宗旨:对于单个或多个器官衰竭的急性重症患者,尽早给予延续性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同时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赢得时间和条件,最终控制原发疾病 ICU 是独立的医学专业 以危重病医学为理论基础 有完整的专业梯队 临床工作有连续的、动态、滴定式的特点 以器官功能支持为重点 边缘性学科 危重病医学是多学科交叉、渗透、发展的结果 (1) 休克-循环、肾脏与呼吸 (2) 脑梗塞-脑与循环、肾脏 (3) ARDS-肺与循环 危重病医学与急诊医学的关系 狭义的危重病医学:为危重病患者提供高技术、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广义的危重病医学:包括发病现场的急救处理、救护车的转运、急诊室或手术室的处理及最后转入ICU治疗的全过程 Critical Care Medicine Continuum:1983年NIH召开危重病医学专题会议,将 BLS、 ALS和PLS连续起来,称为危重病医学连续体 ICU的水平等级 根据ICU的功能要求 护士与病床比例 医疗能力 监测条件 I级ICU 护士与患者比例 1:2 监测项目:每小时记录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尿量、意识状态等基本的生命体征 医疗能力:有能力进行正确的输液治疗、血糖监测、呼吸道管理、气管插管、简单呼吸机调整、胃肠营养等 II级ICU 护士与患者的比例 2~3:1 监测项目:除了基本的生命体征监测外,要求能够开展心电图监测、有创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呼吸功能监测、出凝血监测、病原菌流行病学监测等较深入的监测技术 医疗能力:机械通气支持、心电除颤、内窥镜检查和治疗(如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与灌洗、纤维胃镜直视下诊断和止血)、血液滤过和透析等代谢和肾功能支持、细菌学检查、营养代谢支持等 III级ICU 护士与患者比例 3~6:1 监测项目 颅内压监测、全面呼吸功能监测、肌松剂药效监测、药代动力学监测、床边B超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及CT检查 医疗能力 血液净化技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等,并能根据药代动力学监测结果调整抗生素等重要治疗药物的用药方案 装备 多功能监护仪(根据ICU功能定位决定功能) 注射器泵和输液泵 呼吸机及呼吸功能监测仪 除颤器 pHi/pHi监测仪 纤维支气管镜/胃镜 B超/超声心动图 IABP 血气电解质分析仪 血液净化系统 ICU的设置与管理 ☆ICU:是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利用高科技现代化医疗设备,对危重病患者进行集中监测,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场所。 一、ICU设置 ☆㈠ICU模式: 1、专科ICU:CCU、RCU 2、系统ICU 3、综合ICU ICU的规模 床位设置: 一般性综合医院占全院总床位1%~2% 发达国家占全院总床位5%~10% 温度20~22℃ 湿度50~60% 监护站设置:所有病床的中央地区,设中心监护仪及记录仪、计算机(与检验、影像联网) 人员编制:护士与床位比3~4:1 设备:监测设备与治疗设备 床头带:氧气、负压吸引、压缩空气 监护站设置:中央地区,设中心监护仪及记录仪、计算机(与检验、影像联网) 人员编制: 医生︰床位 1.5~2 ︰ 1 护士︰床位 3~4︰1 设备:监测设备与治疗设备 床头带:氧气、负压吸引、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