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学课件4粗饲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粗饲料 概念:指自然状态下水分在45%以下、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18 %,能量价值低的一类饲料。 种类:干草类,农副产品类(壳、荚、秸、秧、藤)、树叶、糟渣类等。 粗饲料来源广,数量大,主要来源是农作物秸秆秕壳,总量是粮食产量的1~4倍之多。 营养特性: 粗纤维高,25~45%; 可消化养分低; 有机物消化率70%以下。 饲喂价值: 适口性差(质地坚硬); 草食动物不可缺少的饲料; 对单胃动物有特殊作用(促进胃肠道蠕动、增强消化)。 第一节 青干草 概念:是在牧草尚未成熟之前,适时刈割干制而成的饲料,因仍具有绿色,故而得名。 水分一般在15%左右。 一.干草调制方法 第一种方法: 1.田间干燥法:方便,品质好。 2.草架干燥法:易在多雨季节和湿润地区使用,成本高,品质好。 3.化学制剂干燥法:碳酸钾、碳酸钾+长链脂肪酸、碳酸氢钠,破坏蜡质层,促进水分蒸发。 第二种方法: 1.人工干燥:利用人工热源。 2.自然干燥:利用阳光或环境温度。 一.干草调制方法 自然干燥法 1) 干制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 水分散失规律 正常生长的牧草水分含量为80 %左右; 青干草达到能贮藏时的水分则为15 ~18 %,最多不得超过20 %; 干草粉水分含量13 ~15 %。 一.干草调制方法 第一阶段:凋萎期,散发快,良好天气,经5~8h左右,禾本科牧草含水量减少到40~50%,豆科牧草减少到50~55%。散发的是自由水,速度取决于大气含水量和空气流速。 第二阶段:是植物细胞酶解作用为主的过程。水分散失较慢,是由于水分的散失由第一阶段的蒸腾作用为主,转为以角质层蒸发为主,而角质层有蜡质,阻挡了水分的散失。使牧草含水量由40 ~55%降到18~20%,需1~2d。 一.干草调制方法 为了使第二阶段水分快速散失,需勤翻晒。 不同植物保水能力也不相同,豆科牧草比禾本科保水能力强,干燥速度比禾本科慢。 一.干草调制方法 一.干草调制方法 一.干草调制方法 2) 自然干燥的损失 营养成分20%左右; 胡萝卜素70~80%以上; 粗蛋白20~50%; 养分增加:VD。 一.干草调制方法 3) 人工干燥的损失 营养损失少,仅为自然干燥的1/3~1/10; 粗蛋白质损失只有5%、胡萝卜素损失10%; VD缺乏; 热能利用率只有70%左右,成本较高。 二.干草的营养特性 粗蛋白质7~28%; 粗纤维20~35%,但纤维消化率可达70~80%; 有机物质消化率在46~70%; 胡萝卜素5~40mg/kg; VD 16~150mg/kg; 矿物元素比较丰富,豆科干草粉的钙含量足以满足动物的需要。 三.草粉的生产和利用 主要的草产品 原料:紫花苜蓿、三叶草、黑麦草、羊草等。 刈割时期: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产量高时。 干制方式:田间先平铺后小堆的方法或人工干燥。 大小:禽类和仔猪,1mm; 肥育猪和母猪,2mm;鱼类,0.3mm。 四.青干草和草粉的饲喂价值 是重要的蛋白质、维生素饲料资源; 对种畜有特殊意义; 合理使用,可降低生产成本、调控家畜体况和产品质量; 草粉的使用量大于干草。 五.干草质量鉴定 质量标准:外观均匀一致,无霉烂、结块,有草香、无异味,色泽浅绿或暗绿,无杂质。 第二节 秸秆、稿秕类饲料 概念:稿秕饲料即农作物秸秆秕壳,其来源广,数量多,总量是粮食产量的1~4倍之多。 种类: 秸秆饲料:稻草、玉米秸、小麦秸等。 稿秕类:稻壳、小麦壳、大麦壳、荞麦壳和高梁壳、花生壳、油菜壳、棉籽壳、玉米芯和玉米苞叶、大豆荚、豌豆荚、蚕豆荚等。 一.营养特性 粗蛋白质含量低,仅为2~8%,质量差; 粗纤维含量高,为30~45%,木质素含量高,硅酸盐含量高; 有效能的消化率低,为40~50%; 粗灰分含量高,但Ca、P含量低,P含量只有0.025~0.16%。 二.饲喂价值 容积大,适口性差,消化利用率低。主要用于反刍动物,单胃动物一般不用; 来源广泛,数量庞大; 有一定的有机物, 可提供一定的能值; 反刍动物良好的饲料来源。 三.各种秸秆、稿秕类饲料 三.各种秸秆、稿秕类饲料 三.各种秸秆、稿秕类饲料 三.各种秸秆、稿秕类饲料 三.各种秸秆、稿秕类饲料 三.各种秸秆、稿秕类饲料 三.各种秸秆、稿秕类饲料 第三节 粗饲料的加工调制 粗饲料经过适宜加工处理,可明显提高其营养价值。 一般粉碎处理可提高采食量7%; 加工制粒可提高采食量37%; 化学处理可提高采食量18~45%和有机物的消化率30~50%。 1.物理加工 1.物理加工 2.化学处理 碱化处理 1.氢氧化钠处理 湿法处理:即将秸秆放在盛有1.5 %氢氧化钠溶液池内浸泡24 h,然后用水反复冲洗至中性,湿喂或晾干后喂反刍家畜,有机物消化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