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切诊-技术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 第一节 脉诊 脉诊,亦名切脉,是指医生用手切按病人有关动脉,根据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辨别病症的诊察方法。   切脉以断病,是中医学独特的诊断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   传统脉诊是依靠医者手指的灵敏触觉力加以体验识别的,因此,学习脉诊既要熟悉脉学的基本知识,又要掌握切脉的基本技能,反复训练,仔细体会,才能逐步识别各种脉象,并有效地运用于临床。 【教学要求】 1.掌握寸口脉诊的方法,正常脉象的特征,常见脉象(浮、沉、迟、数、实、洪、细、弦、紧、滑、涩、濡、缓、弱、微、促、结、代)的特征与临床意义,相兼脉的结合与主病规律。能够基本上辨识临床常见脉象(浮、沉、迟、数、洪、细、弦、滑、弱、促、结、代等)。 2.熟悉脉诊的原理及诊脉的意义,脉象的生理变异,长、短、芤、革、牢、伏、散、动、疾脉的特征和临床意义,诊妇人脉、诊小儿脉的特殊性。 3.了解遍诊法、三部诊法的诊脉部位,真脏脉特征的临床意义,脉诊的研究进展。 4.掌握按诊的方法,按脘腹的内容及意义。 5.熟悉按诊的意义,按胸胁、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的内容与意义。 6.了解按诊的研究进展。 1:脉象形成的原理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人体的血脉贯通全身,内连脏腑,外达肌表,运行气血,周流不休,所以,脉象成为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 脉象形成的有关因素有三: 1.心脏搏动是形成脉象的动力 2.气血运行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3.五脏协同是脉象正常的前提 2: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诊脉部位历来就有多种。《素问·三部九候论》有三部九候诊法;《灵枢·终始》提出人迎寸口相参合的诊法;还有《素问·五脏别论》提出独取寸口可以诊察全身状况的论述。汉·张仲景吸取人迎、寸口脉相比较的思路,在《伤寒杂病论》中常用寸口趺阳或太谿脉的诊法。“独取寸口”的理论,经《难经》的阐发,到晋·王叔和的《脉经》,不仅理论上已趋完善,方法亦已确立,从而得到推广运用,直至当今还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重要的诊法之一。 一、诊脉部位 (一)、寸口诊法 1、“寸口”及“寸、关、尺”的概念   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寸口诊法是指单独切按桡骨茎突(桡后高骨)内侧的一段桡动脉的搏动现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 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高骨内侧下方为关部,关前为寸部,关后为尺部[见图]。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共六部脉。寸关尺三部又可施行浮、中、沉三候。《难经·十八难》说:“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这就是寸口诊法的三部九候。 2、独取寸口脉诊全身疾病之理  寸口位于手太阴肺经的原穴部位,是脉之大会,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故在寸口可以观察胃气的强弱。  脏腑气血皆通过百脉朝会于肺,所以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能反映于寸口脉象。 寸口部位表浅,易于感知。 3、寸关尺分候脏腑 现在临床上大致认为: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并统括胸以上及头部的疾病; 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统括膈以下至脐以上部位的疾病; 两尺候肾,并包括脐以下至足部疾病。 (二)、三部九候诊法 三部九候诊法见于《素问》,是一种最古老的诊脉方法。又称遍诊法,即遍诊上、中、下三部有关的动脉。上为头部、中为手部、下为足部。在上、中、下三部又各分为天、地、人三候,三三合而为九,故称为三部九候诊法。   三部九候诊法的用意是何处脉象有变化,便可提示相当部位、经络、脏腑发生病变的可能,而不是用一处或几处脉象来测知全身情况。 三部九候诊法具体部位及临床意义 (三)、人迎寸口诊法 人迎(颈总动脉)寸口诊法,是对人迎和寸口脉象相互参照,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该诊法出自《灵枢·终始》:“持其脉口(寸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   《内经》的认识:在正常情况下,春季人迎脉稍大于寸口脉;秋冬季寸口脉稍大于人迎脉。如果人迎脉大于寸口脉一倍、二倍、三倍时,疾病由表入里,并说明表邪盛为主,如人迎脉大于寸口脉四倍,大而数者称为“外格”,是危重的证候。反之,寸口脉大于人迎脉一倍、二倍、三倍时,为寒邪在里,或内脏阳虚,寸口脉四倍于人迎脉者名为“内关”,脉象大而数者亦为危重征象。   人迎寸口诊法是用二部相互参照来进行诊断,它比遍诊法简单。 (四)、仲景三部诊法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常用寸口、趺阳(足背冲阳穴)、太谿三部诊法。其中以寸口脉候脏腑病变,趺阳脉候胃气,太谿脉候肾气。现在这种方法多在寸口无脉搏或者观察危重病人时运用。如两手寸口脉象十分微弱,而趺阳脉尚有一定力量时,提示患者的胃气尚存,尚有救治的可能;如趺阳脉难以触及时,提示患者的胃气已绝,难以救治。 二、诊脉方法 1、体位 病人的体位是正坐或仰卧,腕关节下垫一松软的脉枕。 2、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