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元名稱旋風分離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單元名稱旋風分離器

一、單元名稱:旋風分離器 二、目的: 使用小型旋風分離器 (cyclone separator) 測定通過旋風分離器所產生之壓降及分離效率與空氣流速之關係。 三、相關知識及原理: 1.工業上除去氣體中之雜質有吸收、吸附等各種方法,而旋風分離器是常用來分離氣體中含有固體微粒得一種裝置,其構造是由一圓柱桶構成,下端收縮成圓錐形,如圖(1)所示。其原理是粒子在氣流中做高速旋轉時,其離心力遠較重力大,因為速度大,所以粒子能獲得較大之離心沉降速度,使固體與氣體達到分離的目的。當含有粉粒以高速自旋風分離器入口以切線方向進入,在圓筒內旋轉。粉粒因受離心力之作用,被摔向器壁,沿壁落下導入及塵袋,乾淨之氣體則自圓上方開排出。粉粒體在旋風分離器運動軌跡如圖(2)所示。旋風分離器的分離效率與粉粒粒徑有關,粒徑愈大則分離效率愈高。一般而言,粒徑30μm以上分離效率可達99%,但粒徑小於5μm,則分離效率不及5% ( 如圖(3)所示 )。 2.含粉粒氣體旋風分離器所產生之壓力降落,若從經濟觀點著眼,旋風分離 器宜在低壓力降落下操作,壓力降落之經濟範圍在12.5mmH2O~200mmH2O ,但不宜超過250mm H2O,若在旋風分離器入口處之平均速度、壓力、截面積分別為u a(m/sec)、P a (kgf /m2)、A1(m2);而出口之平均速度、壓力、截面積分別為u b (m/sec)、Pb (kgf /m2)、A2(m2)通過旋風分離器所引起之摩擦損失為l w f(kg f m/kg);平常因壓力降落不太大,故氣體密度ρ(kg/m3)可以視為常數。 今對旋風分離器進出口做能量平衡,能量平衡方程式可由Bern-oulli方程式得到: +…………………(1) (1)式整理淂 (u a A1= u b A2 ) ΔP = Pa – Pb = 又 ΔP = Δh?ρH2O? 今定義一個常數F(旋風分離器壓力降落係數),其值通常在4~10之間。 F定義如下: F≡…………………(2) 上式中Δh為旋風分氣出入口接上一U型管差壓計所測出之水柱差。 另旋風分離器之壓力之降落係數F也由本身相關尺寸來決定, 即 F= = …………………(3) 其中 K : 常數 (其值大約30) A : 入口管截面積(m2) (圖18-1B×w值) d : 出口管直徑(m) L : 旋風分離器圓筒部之高度(m) D : 旋風分離器圓筒部分之直徑(m) H : 旋風分離器圓錐部分之高度(m) gc : 單位換常數 (9.8kgm/kg f?sec2) g : 重力加速度 (9.8m/sec2) u a: 進入旋風分離器氣體之速度 (m/sec) ρ : 氣體密度 (kg/m3) ρH2O:U型管內水的密度 (kg/m3) 由於挾帶粉粒之氣體通過旋風分離器所產生之壓力降落略小於不含粉粒時之氣體所產生者,故(3)式可用於預測通過含粉粒氣體時之壓力降落,若由(2)式求得之F值,並將旋風分離器的尺寸代入(3)式,可求出K之值。 旋風分離器之分離效率(Efficiency)即可分離之最小粒徑與速度之關係。 旋風分離器效率定義如下: η= ×100﹪ 其值隨著進入旋風分離器粉體粒徑大小分佈而變,故首先必須先求得局部分離效率,在對全體粒徑積分以求得局部分離效率之平均值。 可分離最小粒徑( Dp )min ( Dp )=………………………..(4) 此即在s = B 位置時所能分離之最小粒徑,亦即是此旋風分離器在此 ua 速度下可分離之最小粒徑。 在(2)式中,s表示粒子進入圓筒時,距桶壁的距離;N為粉徑在圓柱桶內撞到內壁掉下前之迴轉次數;ρ為氣體密度();μ為氣體黏度()。 由(2)式得知,對於特定旋風分離器,增大入口速度 u a ,將使( Dp )min變小而增加旋風分離器之效率。然而從經濟觀點而言,氣體入口速度增加最好不超過15~20 m/sec,此乃通過旋風分離器之壓力降落與入口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之故,但也不宜低於10 m/sec,另外入口寬度B減小也可增加其分離效率,故考慮較大之分離容量時,可用二個以上之旋風分離器併行使用,稱之為“雙子”(Twin cyclone)或“多子”(Multi-cyclone)旋風分離器,同時其形狀與內面粗糙渡亦影響其效率;N值常可達到5,但為保守估計可令其值為1或2。 總分離效率 ( Overall separation efficiency ) 實驗 ( 實際 )之總分離效率為:

文档评论(0)

cynthia_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