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指示语在作品中的语用解读
浅析指示语在作品中的语用解读
教科院 小教文10班 李小莲 学号:座机电话号码4120
摘要:指示语是用作指示的语言单位,在一定的语境中词句传达的言语行为的动态意义,即言语使用者在一定的语境中词句的语用意义。它的存在表明了语言用者、言语及语境之间的密切联系。作品中语境切换不断,倘若不能准确理解文本中的语境就不能品出文章真正的涵义,而语境中普遍存在的指示语运用,通过把握语境中指示语的运用含义便能更好地透过文本深入到作品本质。本文主要通过人称指示、时间指示两方面来探讨如何借助指示信息理论解读作品。
关键词:指示语,人称指示,时间指示,指示信息
指示语(deixis))”。谈话一开始都围绕老爷进行的此时一句“他呢?”瞬间人称的换用造成了四风的疑惑及猜想,从此也将谈话对象转向周萍。话由心生,繁漪藏在心头的秘密在不自觉的境况下透漏出来。四风心知“他”是谁,却又心存疑虑,故装作不知道,细声问了句“谁?”。对于四风的疑问,繁漪突然间警觉自身的口误,进而才会意到心思又不自觉地绕到周萍的身上。细小的失误使得繁漪不得不收起远飘的心绪,碍于话题转换的突兀她道出“他”的身份。对于繁漪对周萍消息的询问,四风总是回避,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的事情上来,但繁漪也心知肚明,继而随从四风的话题批评她回家偷懒不伺候老爷,繁漪借此平息心中的怨气,一种女人心思计较的画面浮现在人们眼前 ,真可谓细细流泻,引人入境,体感极富。
紧接着,繁漪脱口一句“他昨晚上又喝醉了吗?”这句亲密而又体贴的询问再一次透漏出了繁漪对周萍的过多的关心,使听者不明白其是在询问还是自言自语,同时也不得不怀疑她与周萍的关系早已越过后母与儿子的关系。此外,在繁漪和四凤之间,周萍本是回避的话题,如今繁漪再次提及,人称再次转换迫使四凤处于尴尬境地。面对繁漪的无心询问,四凤不得不再次回避,然而四凤的巧妙回避使得繁漪自觉是傻子一样,自找尴尬,进而不得不自找台阶,草草结束谈话。
这语段中,谈话人称对象依据繁漪与四凤自身谈话的进退语境的不断转换,形成了老爷——他(周萍)——四凤自身——老爷——周萍的人称换用层层深入,把谈话双方的矛盾气氛展现得琳琳尽致。
时间指示
时间指示语表示人们通过话语传达信息或实施语言行为的时间关系。时间指示信息通常以说话时间为参照依据。由于语境的不同话语所表达的确实时间也会相应地进行变换。作品中的时间转换往往反映了环境的变化及作者经历的累积、内心情感的变化等,作者以时间为线索,引领作者的思绪层层深入,将情感的转换清晰地展现出来。例如华兹华斯的诗歌“A Slumber Did My Spirit Seal”
昏睡曾蒙住我的心灵):“A slumber did my spirit seal/I have no human fears/She seemed a thing that could not feel/The touch of earthly years/No motion has she now, no force/She neither hears nor sees/rolled round in earth,s diurnal course /with rocks and stones and trees”(昏睡蒙住我的心灵/我没有人类的恐惧/她莫然于尘世岁月的相浸/仿佛她已失去/如今她不动,没有力气/什么也不听不看/整天与岩石和树木一起/随地球循环旋转)在这首诗中可以了解到此诗的第一节采用了“did”、“seemed ”等过去时态的词语,而第二节则转换时态,从“now ”、“hears”、“sees”等词 偷偷转换成现在时,作者通过过去的昏睡状态转换成今天的觉醒,从曾经不觉生命时间的可贵到现今领悟时间飞逝,岁月流逝的感慨。作者巧妙地时间转换便可营造一幅鲜明对照的人生历程,由过去的虚浮与当下的反思觉醒,感慨不已。当停下脚步,融入大自然,静下漂浮的心绪,才恍惚明白事事如烟,感叹生命的短暂、时间的永恒。从过去到现在一种心态的蜕变,一种精神的提升,深入读者心灵。
通过以上例子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指示语在作品中的语用效果是如此奇妙,而指示语的语用有必须依赖于语境,才能表达出意料之外的语义。因此,我们品读作品时,要紧紧抓住作品语境,只有准确理解作品语境才能透过指示语的语用功能体味作品的深层内涵。由此可见,准确掌握不同语境中指示语语用功能的运用,透过语境表面的意义挖掘其深层的意外含义。
参考文献:〔1〕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2〕刘森林.语用策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 〔3〕罗国莹.语用学研究与运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