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课时 经危机和罗斯福新政(1011110.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罗斯福新政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的成功典范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探究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1、美国出现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 2、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3、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4、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1933年3月 “美国人民不是束手无策,在此紧急关头……我将为人民实行新政,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 —— 罗斯福演说词 罗斯福从哪些方面行动起来?怎样做?又起到怎样的作用? (二)实施“新政” 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 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材料1: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材料2: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思考:新政为何先从金融业开始?起到了怎样的积极效果? 恢复了银行的信用,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稳定了人心,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 (二)实施“新政” 企业破产 2、加强对工业的指导 材料1:1932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874亿美元下降到417亿美元,工业生产1932年比1929年下降46%,13万家工商业公司破产。失业工人达到1500万,工人工资降低40%。 材料2: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工资工时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 思考:为什么要求各工业企业确定各工业企业的生产规模等?为什么要规定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 加强国家工业的计划和指导,防止盲目生产引起生产过剩,对恢复经济、缓和阶级矛盾起了积极作用。 (二)实施“新政” 农产品价格猛跌 3、调整农业政策 材料1: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材料2: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思考:罗斯福总统对农业的调整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克服农业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稳定农产品的价格,促进农业复苏。 (二)实施“新政” 工人失业 4、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以工代赈) 材料1:全国有1/4的人失业,在大大小小的城市中,饥民们排成长队,只为等候免费的面包和一点点汤。绝望像阴云一样笼罩了整个美国。一些看不到出路的人甚至从纽约刚刚建成的华盛顿桥上跳了下去。 思考:“以工代赈”大规模兴建工程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增加了就业;刺激了生产和消费;改善了基础设施,对经济的长久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稳定社会秩序。 材料2:田纳西水利工程 当时全美国的工赈机关总计雇佣人员占全国劳动力的一半,不仅大大缓解了失业困难,刺激了经济的早日复苏,而且许多基础设施建设至今仍使美国经济受益无穷。 (二)实施“新政” 社会秩序混乱 5、加强社会立法 材料1:由于人们普遍对未来缺乏信心,导致社会道德进一步沦丧:盗窃、斗殴、凶杀案件层出不穷。同时, 失业者的示威罢工及小农的武装反抗时有发生。美国法西斯的威胁也一度增长,老牌的恐怖组织“三K党”和“美国军团”迅速扩大,新的法西斯团体也纷纷成立。 材料2:1935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规定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并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 思考:这些社会立法对解决社会问题有什么积极作用? 保障了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了工人的政治地位。 归纳新政主要内容: 结果与影响 主要内容 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恢复工农业生产 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保护劳工权利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恢复正常金融秩序和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促进了农业和工业生产的复苏,其中工业复苏是核心。 缓解失业,刺激消费 缓和劳资矛盾 有助于社会稳定 1、阶段(2个阶段):(实施救济贯穿新政全过程) ⑴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和复兴经济 ⑵第二阶段:1936-1939年,着重改革 2、内容(3R): 救济(Relief)──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复兴(Recover)──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萧条的经济

文档评论(0)

mei1809816w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