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诊疗学第六章微创介入手术治疗技巧.ppt

疼痛诊疗学第六章微创介入手术治疗技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侧隐窝穿刺操作: 根据CT扫描确定其病变水平,从X线正位片测量该水平小关节间隙宽度,确定进针点。用7号长穿刺针经进针点穿透皮肤后,向内倾斜5°~10°寻找小关节间隙,进针遇到阻力时边加压边进针,突破阻力,有落空感即进入侧隐窝。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亦称胶原酶溶核术是在C型臂X线机、CT引导下,将胶原酶准确地注射到突出的椎间盘内及其周围,使突出的椎间盘溶解并吸收,解除其对神经根的压迫,达到与手术摘除椎间盘突出物同样的效果。优良率可达90%以上。由于该治疗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可靠,已成为治疗椎间盘突出所致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之一。 胶原酶是一种主要溶解胶原蛋白的酶,能有效地溶解髓核和纤维环中的Ⅰ型和Ⅱ型胶原,与人体组织渗透压相等的胶原酶溶液不破坏组织细胞和神经细胞,对血红蛋白、乳酪蛋白、硫酸角质素等蛋白无损害,能在正常的生理环境和酸碱度下分解胶原纤维,使其降解为相关的氨基酸并被血浆所吸收。 副作用及并发症 1、术后疼痛椎间盘内注射的患者较易发生术后疼痛加剧,究其机理,椎间盘容积有限,胶原纤维在胶原酶作用下出现降解,导致椎间盘内容物增加和椎间盘内压增高,椎管内窦神经受到激惹后出现。以400~600U/1ml注入者疼痛反应轻,1200U/2ml注入者疼痛反应重。 2、尿潴留与肠麻痹:两种副作用偶见于椎间盘内注射的患者。其机制是由于椎间盘内压增加后椎管内窦神经受到刺激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致。 副作用及并发症 3、脊柱失稳性腰背痛:可发生在进行椎间盘内注射的患者,与胶原酶的应用剂量和浓度具有直接关系,人体腰椎间隙(椎间盘厚度)大约为9mm,椎间盘被溶解后椎间隙变窄,脊椎小关节出现重叠,椎间关节的关节囊有窦返神经分布,而窦返神经对牵拉反应较为敏感,这样就会出现反射性腰背部不适感和疼痛。 4、胶原酶椎间盘溶解术的过敏反应 5、椎间隙感染 副作用及并发症 6、神经损伤:造成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在穿刺过程中误伤脊髓神经外膜,高浓度的胶原酶溶液使神经根发生脱水变性等。严重者可发生下肢截瘫。 7、继发性腰椎管狭窄:关于胶原酶椎间盘溶解术引起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的问题,通常认为此种狭窄是由于纤维环溶解椎间隙高度下降所致,以治疗后1~2个月时最为明显,3~6个月时椎间隙又有不同程度的增宽;6个月以后椎间隙不再有变化。 第八节 椎间盘水刀切吸术 手术的原理是用高速水流打碎椎间盘髓核并将之吸出体外。手术仅需进行皮肤麻醉,手术中没有痛感,病人还可与医生交流,手术完毕后病人可以直接走路,并且两三天便可出院。 谢谢! 适应症 典型的根性痛 受累神经皮肤节段感觉异常 神经牵拉征阳性 神经物理学检查有改变 影像学与症状、体征检查一致 病程达2w以上,保守治疗无效或复发 手术治疗后又复发 禁忌症 过敏体质 有明显的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表现者 有代谢性疾病未控制者 椎间盘炎或椎间隙感染者 有心理或精神障碍 骨性椎管狭窄或椎间孔狭窄者 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 椎间盘钙化或游离者 孕妇和14岁儿童 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 凝血功能障碍者 第七节 旋切介入治疗 很难推广 椎间盘损毁重 间盘萎缩 间隙变窄 关节卡压 费用高达 数万元 * *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麻醉科 地址 西安纺东街167号(710038) Department Of Anesthesia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i Of Xian Medical University Add: No 167 Fang Dong Road Xian (710038) * 第六章 微创介入手术治疗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麻醉教研室 郑仲磊 疼痛微创介入手术治疗 治疗疼痛 为目的 神经阻滞技术 放射诊断学 新兴学科 最具活力 最具生机 发展前景 第一节 椎旁及椎间孔微创介入治疗术 局部麻醉药 抗炎镇痛药 化学损毁药 臭氧或胶原酶 椎旁或椎间孔穿刺 治疗 各种 疼痛 影像学 指导性 一、椎旁及椎间孔微创介入治疗 前间隙 后间隙 侧间隙 侧隐窝 第二节 椎间关节内缘硬膜外侧间隙介入治疗 适应症 诊断性阻滞 预测性阻滞 治疗性阻滞 预防性阻滞 确定疼痛伤害感受性传入信号的平面 验证导管位置和预测镇痛治疗效果 围手术期实施阻滞可对截肢后幻肢痛起预防作用 缓解锁骨以下部位急慢性的疼痛 第三节 臭氧介入治疗 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在C臂机引导下精确定位,通过一根直径0.5毫米的穿刺针进入椎间盘后,注入浓度精确的臭氧到病灶,利用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瞬间氧化髓核组织内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