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政府公共治理环境的变化, 企业化”管理模式
的引入,推动了世界各国政府和公共部门的变革。预算绩效评价与预算支出管理
改革正是顺应这一变革要求而实施的,而且它的成功实践又反过来推动了各国政
府新公共管理体制的构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及其在我国预算支出管理中的运
作”这个课题的研究是现代公共预算管理改革的热点问题,也深刻地体现了我国
预算管理改革的必由之路,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我国预算绩效评价与预算支出管理改革研究包含了公共经济学、现代管理科
学、委托代理理论的科学内涵,是培养财政效益观念、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
财政监督体系、提高财政决策水平、确保财政预算实施的现实需要。西方国家的
预算绩效评价实践进一步为我国提供了成功经验和有益借鉴:重视关于目标、产
出、成果和改进的绩效信息、采用创造性的预算绩效评价方法、在预算管理改革
的总体框架下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在预算支出管理引入预算绩效评价具有现实可行性,它将有助于控制支出总
量,实现支出配置的效率和公平,并在技术上有效地使用预算资源,最终在可持
续的基础上达到支出效果。其基本框架涵盖三个部分:预算编制的决策评价、预
算执行的过程评价、决算中的结果评价,相应包括各自的评价目标、指标系列、
评价模型及报告等。
预算支出管理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研究预算绩效评价在预算支出管理中的
运作,就应研究预算绩效评价与我国预算管理改革其他改革措施的相互结合、相
互配套、相互衔接。预算绩效评价与我国政府支出分类体系改革相结合具体包括:
部门分类科目与部门绩效目标结合、功能分类科目与项目计划结合、经济分类科
目与业务表现(业绩)指标体系结合。预算绩效评价与我国部门预算改革相结合,
包括依据决策评价结果,科学预测支出总量;建立业务流程图,逐项分解定额;
确定绩效标准,保障部门预算落实。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与国库集中支付制的结合
途径应从建立面向绩效目标的用款申领制、建立综合绩效因素的关键环节审核制、
建立财政资金支付后的追踪问效报告制这三个方面来进行。预算绩效评价与我国
预算会计改革相结合可以从建立政府财务报告上开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预算支出管理改革的各项措施还应在强化预
算资源管理和项目绩效管理的基础上,更多地和信息处理系统相结合,形成性能
多样化、端口交互式、信息集成性、流程一体化的预算管理系统。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 预算支出管理; 预算绩效评价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the change of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s environment,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commercialized”
management mode have promoted the changes of the governments all around the world.
The implement of budget performance appraising and the reform of budget expenditure
management are just complying with the change, and conversely their successful
practice have promoted the construction of governments’ new public management
system. Research on “the Operation of Budget Performance Appraising System in
Budget Expenditure Management of Our Country” ha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academic value, because it has became the focus of modern public
budget management reform, and has deeply reflected the indispensable trend of the
reform of budget expenditure management of our country.
The research not only contains public econom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