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第六单元)
九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第六单元:两课时) 朗读、背诵与默写 1、多朗读,找语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多读多背,逐渐积累。 第六单元要求背诵的是第24课《出师表》与第25课《词五首》。 中考古诗文阅读考点简析:古诗文阅读主要选择课内文言诗文或与课文难易相当的古诗文,考查学生的古诗文阅读鉴赏能力,包括:对常见文言字词在句中的含义的正确理解;对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的正确理解;根据已有的文言知识正确地朗读;整体把握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概括中心意思;体验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中考古诗文阅读知识要点:1.把握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把握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动词活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知识;树立语境意识;注意两种情况:与现代汉语双音节词不同的单音节词,如:“无论”;注意古今词义的细微差别,如“亲戚”。2.把握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重点掌握“之”、“以”、“其”、“于”、“而”5个常用虚词的基本用法。 3.理解文言语句,要能顺畅朗读,断句停顿;了解几种特殊句式: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等;文言翻译做到信(忠实于原文)、达(通顺明白)、雅(规范、典雅、得体)。 4.整体感知内容,能筛选文中的信息,把握文中人物、事件。 5.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文学常识。 1、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县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汉武帝元封八年(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因“李陵案”,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于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创作。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8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10表、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记诸侯)、70列传(序列人臣事迹)。鲁迅称赞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刘向与《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写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史书,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共12策,33篇。它的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是我们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对后代的散文著作有很大影响。 3、陈寿与《三国志》。陈寿(233——297),西晋晚期史学家,字承祚,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三国志》是晋朝史学家陈寿编著的一部正史。(《三国演义》其实是《三国志演义》的简称,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4、诸葛亮与《出师表》。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给君主上的奏章。 5、温庭筠(约812——870),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县人。精通音乐,文思敏捷,传说他作诗,八叉手而成韵,故有“温八叉”之称。他的词“多写闺情”,较少政治内容,极尽“艳丽”之能事,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 6、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词以歌颂诚挚的爱情为主要内容,后期词主要表达她个人的不幸遭遇,写得深沉哀痛。 7、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称“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 8、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豪放词派的代表。有《稼轩词》。 9、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江苏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 二、字词积累。 1、字音 2、通假 3、古今异义 4、一词多义 5、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动词活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 6、成语 7、虚词 1、字音 阳夏(jiǎ) 陈胜王(wàng) 辍(chuò) 罾(zēng) 篝(gōu) 笞(chī) 袒(tǎn)(21) 唐雎(jū) 免冠徒跣(xiǎn) 以头抢地(qiāng) 休祲(jìn) 缟素(gǎo)(22) 乐毅(yuè) 诣(yì) 因屏人曰(bǐng) 度德量力(duó) 汉沔(miǎn) 吴会(kuài) 胄(zhòu)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