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江县马平路马跃溪至关路乡公路改建工程
圆
管
涵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江苏嘉隆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二0一五年三月二十日
目 录
一、编制依据……………………………………………………………2
二、工程概况……………………………………………………………2
三、沿线地形、地质及水文自然地理特征……………………………3 四、施工准备……………………………………………………………3 五、钢筋砼圆管涵施工…………………………………………………4 六、主要施工人员情况…………………………………………………8 七、主要机械设备表……………………………………………………9八、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9九、安全技术措施………………………………………………………11十、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13 十一、技术措施…………………………………………………………15十二、工期保证措施……………………………………………………16 十三、质量、安全、环保应急预案……………………………………17
一、编制依据
1)南江县发展和改革局[2013]286号文件;
2)南江县公路养护管理段出具的《中选通知书》;
3)四川通惠公路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与南江县公路养护管理段签订的本项目勘察设计合同;
4) 南江县公路养护管理段《关于马平路马跃溪至关路乡公路改建工程勘察、设计相关事宜的函》;
5)巴中市公路学会《南江县马平路马跃溪至关路乡公路改建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咨询审查意见》(巴市路学[2014]17号);
6)相关会议记录;
7)国家及交通部颁布的现行有效地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
二、工程概况
县道XY09马平路(马跃溪至平溪)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边缘,是巴中市的一条重要旅游环线,是南江县到通江县的交通走廊,也是巴中市公路路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道路在2007年由泥结碎石路改造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经过近七年的时间,伴随两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光雾山诺水河景区的升级开放,目前该道路马跃溪至界碑段(南江县段)路面破损严重。南江经济发展必须依赖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因此南江县政府及南江县交通运输局决定对该道路进行改建,南江县发展和改革局以【2013】286号批准该项目建设。该路段改建对改善路网条件,促进南江、通江两县的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改建改路迫在眉睫。
三、沿线地形、地质及水文自然地理特征
1、地质水文:
1)地质:该项目大部分属沿河线,地质结构较好,沿线多属沙性土覆盖风化页岩,夹部分砂岩,页岩与砂岩成重叠状分布,风化碎落性大。
2)水文:项目区内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000—1100mm之间,最高年份达1600mm。河流季节性变化显著,7-9月为洪汛期,大洪水出现的周期长,重现期在50年以上。项目区内鹿角垭以西为嘉陵江水系南江源头区,鹿角垭以东、赶场以西为渠江水系明江源头区。明江、关田河、铁厂河、金溪河为测区主要河流,水系特点为支流,河流成不对称羽毛状。夏季河水暴涨暴落,冬季溪沟水流几乎干枯。
2、气象:
南江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区,具明显的 立体气候特征,山上山下气候差异悬殊。项目区为低海拔区,无长期气象资料,据调查,夏季一天平均气温一般30℃左右,正午气温可达39℃,冬季极端气温可达零下5℃左右,雨量丰富,夏季多暴雨,冬季多雪,气候条件较为恶劣。
四、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先根据设计要求,对圆管涵进行定位放线,放出圆管涵具体位置,合理安排平面布置,应充分考虑施工期间的车辆通行情况和管线的施工方向之间的互相干扰。
根据规范要求,在充分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和选择合理经济的沟槽横断面。并充分考虑冬季和雨期的施工措施,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审批,着重以下几点:
1)挖、填方的土方平衡计算,做出合理安排,减少重复运输。
2)进行施工现场的排水设计,并考虑排水和周边构筑物的影响。
3)考虑具体投入的设备、数量、品种、人员等。
4)土方开挖后弃土的堆放、运输以及可利用土的临时堆放点的布置等。
五、钢筋砼圆管涵施工
管涵施工完毕后,砌体砂浆或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时方可进行涵洞洞身两侧的回填,涵洞顶以上及涵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的填土须分层对称夯实,相对密度达到96%,回填材料严格按设计要求,每层厚度不超过15cm。当施工过程中,当洞顶回填厚度不足0.5m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过。
1、开挖:
基坑开挖时,根据现场考察和研究了施工图,对于基坑深度≥3米的地段,开挖时采用围挡板支护,在开挖施工前,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及地下水位情况确定支护等的详细施工措施计划报监理批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