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 杆件的内力图
* 如何确定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中x的取值范围? 所谓外力突变,是指有集力、集中力偶作用的情形;分布载荷间断或分布载荷集度发生突变的情形。 所谓内力变化规律是指表示内力变化的函数或变化的图线。这表明,如果在两个外力作用点之间的杆件上没有其他外力作用,则这一段杆件所有横截面上的内力可以用同一个数学方程或者同一图线描述。 在集中力作用点两侧截面上的剪力是不相等的(跳跃),因此剪力表达式中x不能包含这个位置,但是在该处的弯矩是相等的(即连续),在弯矩表达式中x可以包含这个位置。 同理,在集中力偶作用点两侧截面上的弯矩是不相等的(跳跃),在弯矩表达式中x不可以包含这个位置。但是其剪力是相等的(即连续),在剪力表达式中x要包含这个位置。 外加集中外力主要影响作用点位置处的剪力分布,不影响该处的弯矩分布;反之亦然,外加集中力偶主要影响作用点位置处的弯矩分布,不影响该处的剪力分布。 * 5.3.2 载荷集度、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 作用在梁上的平面载荷,如果不包含纵向力,这时梁的横截面上将只有弯矩和剪力。 表示剪力和弯矩沿梁轴线方向变化的图线,分别称为剪力图 和弯矩图。 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传统方法)是:根据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在FQ-x和M-x坐标系中首先标出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定义域两个端点的剪力值和弯矩值,得到相应的点;然后按照剪力和弯矩的类型绘制出相应的图线,使得到所需要的剪力图与弯矩图。 * 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第二种方法是: 先在FQ-x和M-x坐标系中标出控制面上的剪力和弯矩数值. 然后应用载荷集度、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确定控制面之间的剪力和弯矩图线的形状。无需首先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根据相距dx的两个横截面截处微段的平衡,可以得到载荷集度、剪力、弯矩之间存在下列的微分关系 * 5.4.3 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之间的微分关系的证明 * 取例题5-4的结果进行验证: 规定: 对于向上的均布载荷,微分关系载荷集度q为正值; 对于向下的均布载荷,微分关系载荷集度q为负值。 * 微分关系也说明剪力图和弯矩图图线的几何形状与作用在梁上的载荷集度有关: 剪力图的斜率等于作用在梁上的均布载荷集度q;弯矩图在某一点处斜率等于对应截面处的剪力FQ。 如果一段梁上没有分布载荷作用,即q=0,这一段梁上剪力的一所导数等于零,弯矩的一阶导数等于常数,因此这一段梁的剪力图是平行于x轴的水平直线, 弯矩图则为斜直线。 如果一段梁上作用有均布载荷,即q=常数,这一段梁上剪力的一阶导数等于常数,弯矩的一阶导数为x的线性函数,因此,这一段梁的剪力图为斜直线,弯矩图为二次抛物线。 弯矩图二次抛物线的凸凹性,与载荷集度q的正负有关:当q为正(向上) 时,抛物线为凹曲线,凹的方向与M坐标正方向一致;当q为负(向下)时,抛物线为凸曲线,凸的方向与M坐标正方向一致。 * 5.3.3 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绘制 用载荷集度、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绘制剪力图与弯矩图的方法,与绘制轴力图和扭矩图的方法大体相似,但略有差异。 主要步骤如下: 根据载荷及约束力的作用位置,确定控制面。 应用截面法确定控制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值。 建立FQ-x和M-x坐标系,并将控制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值标在上述坐标系中,得到若干相应的点。 应用微分关系确定各段控制面之间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图线,得到所需要 的剪力图与弯矩图。 * 例题5-6 1. 确定约束力 假设两处的约束力方向为正(竖直向上) * FQ 2. 建立坐标系 建立FQ-x和M-x坐标系 3. 确定控制面及控制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值分别为: A截面 FAy FQ M FQ M’ M F FFy B截面 FAy FQ M’ M’ M F FFy 同样的方法推导其它控制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值。 * C截面 D截面 E截面 F截面 4. 根据微分关系连图线 * 小结 在集中力作用点两侧截面上的剪力是不相等的,发生外力突变,在集中力偶作用处两侧截面上的弯矩也是不相等的,其差值分别为集中力与集中力偶的数值。 其原因是:由于维持DE小段和BC小段梁的平衡所必需的。 * 看清题目,分清楚约束类型 应用平衡方程求各个约束力 根据外力和约束力情况, 确定控制面 应用截面法,求出每一段上的剪力和弯矩方程 注意X的取值范围 建立坐标,画出整个杆上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应用截面法,求出每一控制面上的剪力和弯矩数值 应用微分关系,确定每2个控制面之间剪力和弯矩变化曲线 解题思路和方法: * 例题5-7 1. 确定约束力 假设两处的约束力方向为正(竖直向上) 2. 建立坐标系 建立FQ-x和M-x坐标系 * 3. 确定控制面及控制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值分别为: A控制面 B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发改价格[2007]670号监理收费标准.pdf VIP
- 发改价格【2007】670号《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docx VIP
- 最新实用医学汉语-医学课件.ppt VIP
- 医学汉语教学大纲.doc VIP
- 水工建筑物外观质量评定标准.docx VIP
- 英语国际音标表(8个)打印版.doc VIP
- 升立德 E系列控制卡快速入门.pdf VIP
- 欧盟发布电池和废电池的新规(EU) 附中译文参照_182518812544822.pdf VIP
- 9.3抗日战争80周年阅兵九三阅兵小小爱国者探索手册PPT(优质ppt).pptx VIP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开国大典》PPT课件(含教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