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降糖药讨论题2精读.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皮质激素、降糖药讨论课 讨论1 患者,男,31岁。因发热伴头痛4d入院。患者于3年前发现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1年前并发脉管炎,双下肢有大面积的溃疡面。于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41℃,伴头痛,头顶部胀痛不适,热退后可缓解。入院体检:T39℃,呼吸24次/min,脉搏94次/min,血压130/80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发热面容,口唇干燥,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散在哮鸣音。双下肢小腿下部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的溃疡,最大的溃疡直径约4.5×3cm,溃疡面结痂。实验室检查:血粘度增加,肾功能正常。肝功能ALT99u/L,AST44u/L,ALB30G/L。尿常规pro(++),镜检见红、白细胞。间接荧光抗核抗体阳性,抗ds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抗RNP抗体阳性。X线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右上肺见条索状阴影。入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给予抗感染及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入院后第6d上午9:00患者T37.5℃,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70mmHg。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散在鸣音和肺底少许湿罗音。患者于上午10:00突然出现病情变化,颜面口唇发绀,意识丧失,呼吸微弱,血压测不到。立即行心肺复苏,给予心三联、呼三联、多巴胺等药物抢救无效,于当天10:35死亡。 尸检病理诊断:(1)非细菌性疣状心内膜炎:心肌纤维变性,心肌间血管扩张充血,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脂肪细胞浸润:心包膜(脏层)血管充血,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2)肺结核:肺血管纤维蛋样坏死:纤维素性胸膜炎:肺瘀血,肺水肿,肺灶性出血。(3)脂肪肝。(4)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球。(5)脾中央动脉玻璃样变性。(6)双下肢小腿前内侧皮肤多发性溃疡。(7)非细菌性脑膜炎。(8)多脏器瘀血。 请分析所用药物对患者死亡的影响。 讨论2 患者男,30岁,过敏性鼻炎病史10年,症状主要为连续喷嚏及流水样清涕,每年春季症状加重,曾使用过鼻炎康等药物治疗。2006年3月开始使用丙酸倍氯米松喷鼻剂(伯克纳)治疗,每鼻孔2喷/次,2次/d,日总量为8喷(400μg)。使用2 d后症状改善,使用25 d后,患者出现头痛,去外院就诊测血压为150/90mmHg。因患者无高血压病史,亦无高血压家族史,病史询问时患者诉未服任何药物,外院医生拟诊原发性高血压,嘱低盐饮食,放松运动,并定期监测血压。15 d后,因患者过敏性鼻炎症状改善,遂自行停用伯克纳。停药后5 d,患者头痛症状亦消失,复查血压为120/75 mmHg。患者亦未再予以重视。2007年3月,患者因季节变化再次出现过敏性鼻炎症状,并再次使用伯克纳治疗,用量同前,使用20 d后又出现头痛症状,测血压为145/90mmHg。停用3 d后头痛症状消失,测血压为125/80 mmHg。后改用布地奈德喷鼻剂(雷诺考特),1次/d,每鼻孔2喷/次,总量256μg/d。患者使用5 d后,又感头痛,测血压150/85mmHg。改为口服氯雷他定,此后患者未再出现头痛症状,多次测血压均在正常范围。 请分析该患者出现头痛的原因。 鼻炎康 为解表剂,具有清热解毒,宣肺通窍,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肺经郁热型急、慢性鼻炎及过敏性鼻炎。 组胺: 组胺是由组氨酸经特异性的组氨酸脱羧酶脱羧产生,广泛分布于体内的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自体活性物质之一。外周组胺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中,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组胺则由特定的神经细胞合成。天然组胺以无活性形式(结合型)存在,在组织损伤、炎症、神经刺激、某些药物或一些抗原/抗体反应条件下,以活性形式(游离型)释放。组胺本身无治疗用途,但其阻断剂却广泛用于临床。 目前已发现组胺受体有H1、H2、H3、H4四种亚型。 其中组胺激动平滑肌细胞H1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引起呼吸困难,支气管哮喘者对此尤为敏感,健康人的支气管敏感性较低。 氯雷他定 为哌啶类抗组胺药,为阿扎他定的衍生物,具有选择性地拮抗外周组胺H1受体的作用。其药理作用为: 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作用。其对组胺直接引起的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水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对血管扩张和血压降低等全身作用仅有部分对抗作用。抗组胺作用起效快、效强、持久。作用比阿司咪唑及特非那定均强。本品无镇静作用,无抗毒蕈碱样胆碱作用。对乙醇无强化作用。 口服后吸收迅速、良好。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max为1.5小时。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8%。大部分在肝中被代谢,代谢产物去羧乙氧基氯雷他定仍具有抗组胺活性。本品及其代谢物均自尿和粪便排出,t1/2约为20小时。 本品及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