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第三课时公开课要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琵琶行(节选) 白居易 第三课时 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次? 三个回合: 一闻琵琶邀相见, 再闻琵琶诉沦落, 三闻琵琶青衫湿。 从描写的角度来看,这三次对音乐的描写有没有不同?有哪些不同? 描写次序与角度 琵琶女 描写方法 详略处理 第一次 没有出场 先闻其声 (侧面描写) 略写 第二次 应诗人邀约而演奏 弹奏琵琶(正面描写)详写 第三次 因感动再次弹奏 听众反应(侧面描写) 略写 琵琶女出场 琵琶女是怎样出场的 诗 人 寻 问 移 邀 添 回 重开宴 千呼 万唤 琵琶女 停 欲语 迟 抱琵琶 半遮面 场景描写 人物情感 欣喜难耐 急欲相见 难言之痛 矛盾含羞 评:未见其人,先现其神,形神兼备。 邀 见 此文中,白居易对音乐的描绘可谓绝唱,诗人是怎么描绘的? 琵琶女演奏 一是运用比喻。共八句,比喻分为两类:一是以声喻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二是以形摹声。通过一连串精巧的比喻把无形的音乐写得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把听觉和视觉都调动起来了。如“如急雨” 二是侧面烘托。“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景物的侧面烘托) 通过写听众的沉醉和环境的寂静来衬托乐曲感人的艺术魅力,突出琵琶女琴技的高超。 诗 句 音乐特点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四弦一声如裂帛 粗重深沉 细腻飘渺 婉转流利 低沉冷涩 激越高亢 气势雄壮 戛然而止 将 抽 象 的 音 乐 变 为 可 感 的 形 象 比喻句分别描摹了音乐的哪些特征 圆润清脆 比 喻 我们是否能够从琵琶女的曲调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的生活变化的轨迹和感情的变化呢? “前奏曲” “欢乐曲” “沉思曲” “悲愤曲” 琵琶声 ---------- 尽诉心中悲愤情 倾诉悲情。 急切愉快。 幽愁暗恨。 激越雄壮。 从古今描写音乐和声音的优秀作品看,对其描绘的方法有很多: (1)对乐曲或声音进行比喻时,也可运用通感比喻,喻体不诉诸听觉,而诉诸其他感觉或生活体验。如:苏联歌曲《喀秋莎》“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2)对声音的美妙或演奏(演唱)者的动作进行夸张。如:《列子.汤问》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3)写倾听者的反映或内心感受,从侧面进行烘托。如《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描写周围环境,从侧面进行烘托。如《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 八、迁移扩展,比较阅读 1、清末刘鹗《老残游记》 片段《王小玉说书》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帖;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百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哪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 *

文档评论(0)

119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