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报业集团的新媒体发展.doc
上海报业集团的新媒体发展
本文以上海报业集团为讨论对象,这个年轻的新媒体集团以整合重组的形式开始了新媒体发展之路。通过研究其原创内容特色、协同创作和合作模式等,以及简单对比美国、韩国和国内个别媒体的运作,探究其新媒体策略的特点,并给出了未来发展的机遇、挑战及建议。
上海报业集团新媒体融合发展
一、公司历史
上海报业集团成立于2013年10月28日,由原上海两大媒体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整合重组而成。目前旗下拥有32份报刊,包括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三张报纸――《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在内的9份日报、16份周报、7份月刊,拥有2家出版社、10家新闻网站、18个APP应用和50余个微信公众帐号。
二、行业现状
20世纪后半叶的技术变革催生了无线广播和电视等新产品,多数传媒公司采取的策略是保持传统媒体并投资上市的新媒体。媒体范式正发生根本性转变,内容一旦被数字化就能以几乎零边际成本进行分销和储存。未来的报业生产将不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要从彼此替代变成彼此融合共赢。简单将纸媒内容复制到互联网和移动端上做二次传播,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发展,主流媒体实现从内容生产理念、方式到能力的脱胎换骨,才是当前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根本任务。
三、集团的新媒体战略
(一)兼并收购
麦肯锡公司调查的精细化增长表明,在长期发展中,并购和相关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比扩大市场份额更具推动力,因为内生增长耗费时间,存在大量沉没成本。上海报业集团正是通过两大媒体集团的整合迈出了其新媒体战略的第一步。
(二)内容为王
笔者认为上海报业集团作为一家年轻的公司,核心竞争力是内容生产。作为集团新媒体“三驾马车”的“上海观察”、“澎湃”和“界面”都具有鲜明的内容特色,分别面向党政干部和城市利益相关者、财经界中高端人士、投资者和高净值人群。集团通过优质原创内容来吸引流量从而获取广告收入,同时也提供高度专业化内容和精准服务以获得特定用户付费收入。集团同时改进内容生产机制,改造现有新闻生产流程,探索报网融合的新闻供稿方式,抛弃传统门户网站的频道制和部门制,围绕40多个栏目组建团队。这些都有利于内容优势的强化。
从“上海观察”和“澎湃新闻”两大新媒体项目的运营和用户反馈情况来看,它们基本符合互联网思维下新型媒体产品的特征――专业权威和特色分众,并且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目前,以向用户收费为赢利模式的资讯类深度阅读产品“上海观察”,早在2014年APP下载量就超过27万,收费订户达16万,微信公众号关注数2万。还记得澎湃新闻客户端上线的时候,CEO邱兵的那篇《我心澎湃如昨》在朋友圈被刷屏,可谓一个成功的软文营销。之后恰逢反腐高潮,“澎湃新闻”以高端时政评论的优势继续占据媒体制高点。
(三)人人生产协同创造--“市民新闻”
上海报业集团将“界面”定位为“首家全民参与的商业新闻网站”。用户可以注册登录、吐槽爆料、投稿,在这里人人都是记者和评论员。在其网站底端显示数百个与其合作的自媒体,涉及领域之广从旅游到中医咨询等等。市民协同创造使得内容生产社会化,可以整合新平台、提升品牌亲和力。然而网友的评论和吐槽普遍反映“界面”的参与系统不完善,投稿甚至注册经常出现bug,这或许是其急需改进的地方。
最早开创“市民新闻”思路的是韩国传媒公司Oh my News创始人区延浩。他们的编辑程序是用户撰写文章提交,由Oh my News专业编辑委员会进行编辑过滤并刊登,好文章会放在网站靠上的位置,市民记者还能获得金钱报酬甚至是来自用户的小费(信用卡或手机支付系统)。或许他们的思路可以为上海报业集团提供借鉴,改善用户体验,更切实的达到其定位承诺。
(四)合作
集团旗下《新闻晨报》与腾讯合资打造“大申网”,与百度合作运营“百度新闻上海频道”,实现了纸媒深耕本地市场、实现流量变现。集团还与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合作,整合上海本地手机报,实现一城一报,用户规模超过150万,打造出移动互联网上的上海新闻门户。此外,集团联合海通、国泰君安、奇虎360、小米、弘毅资本等社会资本,将“界面”打造成一个全新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多种形式的合作使得集团新媒体发展更加成熟。
四、战略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与选择
很多传媒企业都试图在多个部门形成区域性的控制地位。在美国,四大传媒公司(维亚康姆、迪士尼、时代华纳和新闻集团)在几乎所有的传媒领域都有所涉足,他们采用立体的管理方式,拥有自己的工作室。在中国,浙报集团上市之后耗费重金收购游戏业务、设立传媒梦工场进行项目孵化。而Schibsted(挪威媒体公司)甚至开办了一家网上减肥俱乐部。这些都可以作为上海报业集团这个新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