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启死刑改革.doc
再启死刑改革
削减适用死刑罪名
综观此次刑法修正,最能直接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中“宽”的倾向的,莫过于大幅削减适用死刑的罪名,即对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伪造货币罪、集资诈骗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战时造谣惑众罪等9个罪的刑罚规定作出调整,取消死刑。
促成这一调整的大背景是,201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特别提出,要“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而2014年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启动后,“完善死刑法净规定,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的罪名”也是中央明确要求的一大任务,
在这一改革导向下,此次取消的适用死刑罪名的基本特点是,一些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有限,取消死刑并不足以造成负面影响。另一些犯罪近年来很少或未曾适用过死刑,诸如走私核材料罪等个别犯罪在现实中甚至从未发生,对于此类罪名设置死刑已无实际意义。
其中,最为典型的标本是集资诈骗罪。2011年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八)在金融诈骗罪序列里取消了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的死刑,却唯独保留了集资诈骗罪的死刑。但不少法律学者认为,这几种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相差无几。且集资诈骗罪的受害群体往往存在谋利动机,本身亦存在过错。被告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在司法实践中也常常难以认定。仅仅保留集资诈骗罪的死刑并不合理,必将导致刑罚不平衡的后果。
其后,因集资诈骗罪被判死刑的吴英案、曾成杰案先后进入公共视野,引发全社会的激辩。浙江女商人吴英历经从死刑到死缓再到无期徒刑的波折后,终于求得生机。而湖南湘西州吉首市房产开发商曾成杰却远未如此幸运,最终被核准死刑并执行。这一事件,也使集资诈骗罪的死刑适用问题进一步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有质疑甚至尖锐地提出:集资诈骗罪是民营企业家的“专属死刑罪名”。
如此情形下,法律界、工商界要求取消集资诈骗罪死刑的呼声日益高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更有36名全国人大代表联签议案,呼吁废除该罪死刑。刑法修正案(九)将集资诈骗罪剔出适用死刑行列,正是顺应民意之举,这场持续经年的社会争议也由此尘埃落定。
不过在此次刑法修正过程中,也有异议认为,基于反恐形势日益严峻、暴力抗法事件不断增多等因素,为保持对犯罪者的惩处和震慑,走私武器、弹药罪等罪名仍应保留死刑,不应轻言取消,否则很可能造成放纵犯罪的后果。
事实上,取消死刑的相关罪名,还保留了无期徒刑的刑罚,按照立法机关的阐述:“通过加强执法,该严厉惩处的依法严厉惩处,可以做到整体惩处力度不减,以确保社会治安整体形势稳定。”尤其是,刑法塑造的刑罚结构具有关联性和整体性,仍然可以增强刑罚效果。比如,走私武器、弹药罪虽然取消了死刑适用,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等犯罪仍然保留了死刑,在符合数罪并罚的特定情形下,依然可以适用更为严厉的刑罚。
在死刑改革方面,刑法修正案(九)体现“宽”的倾向的又一个重大变化是,进一步提高对死缓罪犯执行死刑的门槛。对于死缓执行期间故意犯罪的罪犯,不再按原有规定一律执行死刑,而是“情节恶劣”的才予以执行。
这一限定,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对监狱现实生态的考量。比如,一些死缓囚犯因遭受牢头狱霸欺凌而反击斗殴甚至防卫过当,对其一律执行死刑并不公平,也不利于充分发挥死缓制度限制、减少死刑实际执行的功效。
当然,对于死缓考验期内的故意犯罪,如果因情节未达恶劣程度而未执行死刑的,亦不应轻易放纵,根据修法规定,其“死刑缓期执行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这同样体现了宽严相济、合理惩处、严格监督的理念。
无论是削减适用死刑罪名,还是提高对死缓罪犯执行死刑的门槛,都彰显了“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宪法精神,折射了社会文明的理性进步,契合了刑法人道主义的国际潮流。刑法修正案(九)的死刑改革举措,标志着我国刑法进一步摆脱了“重刑主义”“严刑峻法”的单向思维,更多融入了保护人权、敬畏生命的现代刑法理念。这不仅将产生“少杀、慎杀”的立法效应,也将推动刑法最终完成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的现代化转型。
渐进式废止死刑之路
追溯起来,我国刑法所设置的适用死刑罪名,曾经有过极为膨胀的历史记录。
1979年制定的刑法,诞生于“文革”浩劫后的法制废墟上,出于恢复社会秩序的需要,已经设立了28个适用死刑罪名。其后,随着变革时期治安形势的变迁和新犯罪形式的出现,立法机关不断出台修改决定或补充规定,以单行刑法的形式大量增加适用死刑的罪名,死刑适用范围持续扩大。尤其是1983年后,经过数轮“严打”,适用死刑的罪名一度激增至71个。1997年大修刑法时,由于“严打”思维的历史影响,仍然保留了68个适用死刑的罪名。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十章犯罪中,除了第九章渎职罪外,每一章都“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佳能70D中文使用说明书.pptx VIP
- 适用于高保真声效合成的共鸣腔几何建模与算法驱动优化设计方法研究.pdf VIP
- 六年级英语上册人教PEP版单词字帖.pdf VIP
- 2025年AWS认证EKS安全组策略配置与最佳实践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2025年项目管理专业决策树分析PgMP认证考试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中国艰难梭菌感染诊治及预防指南(2024)》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车辆故障六案例培训.ppt VIP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高二(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估值模型中的终值计算敏感性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2025年无人机驾驶员执照飞行器飞行前检查中的安全检查流程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