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给语文教学插上艺术的翅膀
枞阳县2010年中学语文学科参评论文
给语文教学插上艺术的翅膀
枞阳县牛集职高 潘晓飞
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艺术教育已深入到学校各个领域,课堂教学中知识教学与艺术教育二者是辨证统一的。智与美是互相渗透、互相连接的,智育是艺术教育的基础,也可以是艺术教育研究的对象,而艺术教育却是智育的催化剂。艺术教育与各学科整合,能使学生通过对审美对象的观赏,情不自禁地参与学习,主动热情地投入审美创造,并感到乐在其中。这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支撑着毅力,激化为认知,从而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语文教学的主要载体——语文课本中,包罗了音乐、绘画、书法、戏剧等方面的艺术知识。文学的媒介是语言,不具有直观性,而融入其他艺术形式就能更好地弥补和丰富语言的表现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打破因循守旧的教学形式,把艺术教育引进课堂,通过艺术教育,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人认为语文教学渗透艺术教育有以下方式:
一、音乐辅助,让语文教学意境优美,充满灵动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讲过:“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觉的事有所感觉,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一变而为可能。”生活中到处充满着音乐。音乐家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只要善于运用,让一支支优美的歌曲走进语文课堂,一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孔雀东南飞教《孔雀东南飞》这首长诗,穿插播放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曲子表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和对封建压迫憎恨、反抗中心,与《孔雀东南飞》有异曲同工之妙。音乐或高亢或低沉,或急促或悠长,或强烈或轻柔,高低起伏变化不一,与情节的发展也能有机地结合。在讲到长诗的结尾部分时,长笛的华彩旋律,结合着竖琴的演奏,把音乐带入了神仙境界。再加上在弱音器的弦乐背景上,独奏小提琴重新奏出了爱情主题,表现了人民的愿望和想象———梁祝双双化成彩蝶,翩翩起舞,人们歌颂着他们忠贞的爱情,憧憬着自由美好的生活。由此,师生们在这美妙的乐曲声中,又从梁山伯与祝英台联想到课文中的刘兰芝和焦仲卿。这时,学生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鸳鸯相向鸣、彩蝶恋花舞的美好景象,师生们又驾驭着音乐联想的翅膀,眼前浮现出林黛玉、牛郎、织女、孟姜女、白毛女、王贵、李香香、林觉民……
3、课后自唱自乐
对于诗歌的学习,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地咀嚼、品味、体悟、涵泳诗的意境,让他们知道诗歌最原本的表现形式,即诗歌可唱的一面, 讲到古诗的唱,我们的古人就有关于这方面的论述,《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里所谓的永歌之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放长了音来唱的意思。那么,今天我们为什么不能够用自己的歌喉来唱古诗呢?这里的唱当然不同于音乐课的唱,没有音乐课专业,因为不关心唱的好坏或是否悦耳动听,只关心有没有传递出古诗的韵味。在给学生提要求和讲解时是这样讲的读诗而有其乐不可自抑之时,声之合曲即为歌无论何诗,有相应的曲即可唱,如戏曲等均可。在作了这样的讲解后,按越剧和黄梅戏的曲调给学生作了演示,这下子完全进入了戏曲艺术的领域,想不到的是学生的兴趣是空前的高涨,甚至有同学下课就来请教以黄梅戏的曲调演唱《出塞》诗的方法和发声与结尾的一些要点。》》》》》》》》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更是推崇“教学做合一”,陶先生认为“做”是教育工作的核心,而学生排演课本剧就是“做”的具体表现。把课本剧引入课堂教学,让人不禁眼前一亮。语文课堂中课本剧排演的实施,为学生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天地。让学生自己组织改编、演出,自主探究和创新,这不仅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准确的感知、深刻的理解,而且通过课本剧的排演,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从中活跃思维,获得情感愉悦和审美享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