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文言句式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⑷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⑸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⑹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⑺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 · · · · (一) 指出下列各句为何种倒装,并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甚矣,乌纱皂隶之俗! 2.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3.尝射于家圃 4.何以战 5.昭王南征不回,寡人是问 ? 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6.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7.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8.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9、收天下之兵,铸以为金人十二 10、忌不自信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 巩固练习: 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1、贤哉,回也!( ) 2、君何以知燕王?( )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4、豫州今欲何至?( ) 5、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 6、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 振救( ) 7、会于西河外渑池( ) 主谓倒置 宾语前置 宾前 宾前 宾前 宾前 状后 练习: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倒置句式的( ) ①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②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④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⑤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⑥云霞雕色,有喻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 ⑦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⑧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⑨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⑩父母唯其疾之忧。 ② ⑦ 五、倒装句知识总结 1、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主谓倒装、 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等四种句式。 2、理解倒装句式一定要结合语境来考察, 多积累语言现象。 3、学习倒装句式知识注意整合不同考点知 识。 4、倒装句的翻译要注意运用翻译方法 “留、调、补、换、舍”中的“调”法。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成份的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四、省略句 1.省主语 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⑵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⑶(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宣王)曰:“不若与人。” [承前省] [蒙后省] [对话省] 2.省谓语 ⑴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⑵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 )狱门外。 ⑶杨子之邻人亡羊,即率其党(家人)(追之),又请杨子之竖(童仆)追之。 3.省宾语 ⑴权起更衣,肃追( )于宇下, ⑵扬州城下,进退不由( )。 ⑶项王曰:“壮士!赐之厄酒。”则与( )斗厄酒。 ⑷竖子不足与( )谋。 4.省介词 ⑴今以钟磬置( )水中。 ⑵荆州之民附操者,逼( )兵势耳。 ⑶是儿少( )秦武阳二岁。(《童区寄传》) 常见文言固定结构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方法”, 例: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 例: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 3、有所,译为“有……的”(人、事、物), 例: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 4、无所,译为“没有……的” (人、事、物), 例:几无所逃走。  《指南录后序》 5、如何、奈何、若何, 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例: 取吾城,不予吾璧,奈何?《廉蔺列传》 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赤壁之战》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 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7、奈……何,译为“把……怎么办”, 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8、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 例: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9、所以,译为“用来……的”, “……的原因”, “……的方法”, 例: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此世所以不传也。 吾知所以拒子也。 10、不亦……乎,译为“不是……吗”, 例: 以此为政,不亦惑乎? 11、何……焉为,译为“有什么……呢”, 例:夫子何命焉为? 12、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3、庸……乎,译为“难道……吗”,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4、其……乎,译为“难道……吗”, 例:我中国其果老大乎?《少年中国说》 15、得无……乎,得无……耶,   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 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游褒禅山记》 16、无乃……乎,译为“恐怕……吧”, 例: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