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年前的“世纪寒潮”:福建大雪深三尺.docVIP

123年前的“世纪寒潮”:福建大雪深三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3年前的“世纪寒潮”:福建大雪深三尺.doc

123年前的“世纪寒潮”:福建大雪深三尺   今年年初,誉为“本世纪最强寒潮”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令众人大惊失色。然而比起中国历史上曾出现的极寒天气,这次寒潮,真算不上什么。   2016年迎来的霸王级寒潮席卷全国,浙江、安徽、湖南等地陆续进入冰冻时代,连南国广州也飘起了雪花。超强寒潮、最强寒潮、世纪寒潮等惊悚的冠名不断出现在媒体上。这波寒潮真的算得上是世纪寒潮么?历史上最强的寒潮又是什么样?   咳吐成冰,河流尽冻   史料记载,从波及范围、持续时间和奇寒的严重程度来综合分析,真正的世纪寒潮可能发生在1892年底到1893年初。   1893年,地球另一面的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并创立了囚车摄影棚,一场电影革命即将在全球蔓延。这年初,女政治家宋庆龄出生;年底,毛泽东出生在湖南韶山一个富农家庭。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石定朴在其论文《我国历史上重大寒潮特例分析》中,提到了这次世纪寒潮。石定朴查阅了各省整编的500年气候史料发现,清光绪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即公元1893年1月14日16日,中国南方普遍遭受一次强寒流侵袭,造成大范围大雪、冰冻及低温,危害相当严重。有记载冰冻波及的包括云南、贵州、上海、四川、广西、广东、湖南、江苏、浙江、福建等13个地区。   据史料记载,广西絮雪盈天,连降三日,百年以上榕树,有被雪压折次枯槁者,积雪深数尺,大雪冻结如冰,为历来所未有;福建大雪平地深三尺,八十老翁以为不经见;台湾十一月天大寒,内地金门,厦门大雪盈尺,为百年所未有,澎湖无雪,而奇寒略柏等;四川前后百余年间无此异寒;浙江德清冰冻四五尺,温岭咳吐成冰,河流尽冻,花木多萎,百岁老人所未见;江苏、上海均谓之奇寒。   石定朴还发现,这年冬季(1892年底到1893年初)异常寒冷,除了上述寒潮外,还有多次强冷空气影响中国,全国多个省市出现罕见的严冬,北方的山西、内蒙古也都记载此年冬大雪,冰冻地裂。   另据《清远县志》和《增城县志》记载,光绪十八年清远十一月二十七日微雪,二十八、九两日大雪,平地积至二寸余,为百年所未见,增城夜寒大雨,着处凝结成冰,块大逾寻丈,草木皆枯,牲畜多冻死。   《德化县志》中有载:冬十一月,大雪。二十六日夜,先雨后雪,檐溜为冰。黎明,雪飞愈大,平地深数尺。   100年中最低纪录   清初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带来了测量气温的技术。根据那时的器具测量结果,1893年寒潮,上海、汕头和香港的最低气温分别录得-12.1℃,-0.6℃和0℃,香港也百年一遇地下起了雪,上海则有连续5天最低温都在-10℃以下。   由于当时没有完整的气象数据,难以量化分析寒潮的严重程度。但石定朴梳理现存的上海逐日气候数据注意到,1月14日16日的寒潮及其前后一段时间,即1892年12月下旬至1893年1月下旬共有五次冷空气活动,分别是:12月25日-29日;12月31日-次年1月1日;1月7日-10日;1月 11日-16日;1月26日-28日。   石定朴发现,史料记载的强寒潮日期与第四次冷空气活动时段一致,而三、四两次冷空气是连续影响,累计降温达21.4℃,不仅降温强烈,而且使气温出现了极值。   当年1月16日上海的日均气温-9.7℃,该日最高气温仅-7.0℃,均为1873-1972年的100年中之最低纪录。而1月19日的最低气温为-12.1℃,是100年中的极端最低值。由此可见,这次寒潮可能是近百年,甚至近两百年来最强的南方寒潮。   石定朴还发现,在这五次冷空气活动之后,又出现了持续低温,从1月中旬开始,直到3月上旬为止,上海日均气温的旬平均值一直为负值。这些结果和史载此年的冬奇寒相对应。 “独钓寒江雪”诗句描绘的大背景就是极寒的天气。   此外,中国气象爱好者也在微博中提到这次寒潮,1893年寒潮,上海徐家汇日最高气温-7℃,福州大雪纷飞,平潭岛积雪深厚,香港天文台降到0℃,为寒潮之王。随着气候暖化,1893年寒潮的纪录应该是不可能打破了,除非气候剧变。   比起1955年,年初的寒潮并不算冷   1955年那股寒潮,也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寒潮,汉口的最低温达到-14.6℃,南京-14.0℃,合肥更是惊人的-20.6℃。   那一年称得上千里冰封。据湖南当地的报纸报道,平时不怎么结冰的洞庭湖,冰冻持续1820天,岳阳楼下冰冻1米多。安徽省被雪压倒房屋7000多间,湖北全省因病、冻、饿死亡50人,死亡耕牛11万余头。   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里指出,中国历史上有4次明显的寒冷期,分别出现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殷末周初)、公元400年前后(六朝)、公元1200年前后(南宋)和公元1700年前后(明末清初),在这4个时期之间的秦汉、隋唐和元代分别为温暖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