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指南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指南
I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或有效的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那些有用/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治疗。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有效,应用这些治疗是合理的。Ⅱb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充分证明有用/有效,可以考虑应用。
Ⅲ类:指那些已经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治疗,不推荐使用。
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是常见的先心病之一,其发病率约占先心病的10%~21%,每2500~5000例存活新生儿中即可发生1例。女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1:3。根据PDA直径大小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大多能够通过介入方法治愈[5-9]。
一、介入治疗推荐指征
I类
具有临床症状或左心超负荷表现,或合并有非梗阻性肺动脉高压的(含PDA结扎术后残余分流)患者,体重8kg。
Ⅱa类
1、具有临床症状或左心超负荷表现,或合并有非梗阻性肺动脉高压的(含PDA结扎术后残余分流)患者,8kg≥患儿体重≥5kg。
2、有连续性杂音、无心脏容量超负荷表现的PDA。
Ⅱb类
1、体重≤5kg的PDA患儿。
2、“沉默型”PDA(含外科结扎术后残余分流及介入术后残余分流)
Ⅲ类
1、依赖PDA 生存的心脏畸形。
2、合并梗阻性肺动脉高压的PDA。
二、器械选择
PDA 最窄直径≥2.0mm可选用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及国产类似形状封堵器 ,对于小婴儿大PDA者可根据PDA的形态及漏斗情况选择成角型封堵器;PDA 最窄直径2.0mm选用弹簧圈封堵器。对于管状PDA,可根据PDA具体形状选择Amplatzer血管塞封堵器或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一般蘑菇伞型封堵器选择比所测PDA 最窄直径大2~6mm,对于巨大的PDA选择的封堵器还应偏大。
三、操作方法
1、术前准备: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如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及相关化验检查,必要时配血备用,准备好必要的抢救药物。签署知情同意书。
2、诊断性心导管术
局麻或全麻下穿刺股静脉,静脉推注肝素100U/kg,行右心导管检查。穿刺股动脉行降主动脉造影,通常选择左侧位,测量PDA直径,了解其形态及位置。计算肺循环血流量、肺循环阻力等,合并肺动脉高压者判断其病变程度及性质,必要时行急性血管反应试验及堵闭试验。
3、封堵操作
(1)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及国产类似形状封堵器:将所选择封堵器安装于输送钢缆顶端,透视下沿输送鞘管将其送至降主动脉。待封堵器盘面完全张开后,将输送鞘管及输送钢缆一起回撤至PDA主动脉侧。然后固定输送钢丝,仅回撤输送鞘管至PDA肺动脉侧,使封堵器腰部固定于PDA内。5~10min后重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若证实封堵器位置合适、形状满意,无或仅有微~少量残余分流,且听诊无心脏杂音时,可操纵旋转柄将封堵器释放。有学者发现,在年幼儿童,导管及导丝操作刺激PDA 可引起PDA的收缩反应。因而,造影前应尽量避免导管或导丝刺激PDA。
(2)可控弹簧圈法:① 经股静脉顺行法:穿刺股静脉插入端孔导管至肺动脉,经PDA入降主动脉,选择适当直径的可控弹簧圈经导管送入降主动脉,将2~3圈置于PDA 的主动脉侧, 1~2圈置于PDA 的肺动脉侧。5~10min后重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若证实封堵弹簧圈位置合适、形状满意、无残余分流时,可操纵旋转柄将弹簧圈释放。②经股动脉逆行法:穿刺股动脉,插入端孔导管至降主动脉,经PDA入主肺动脉;选择适当直径的可控弹簧圈经导管送入肺动脉,将1~2圈置于PDA的肺动脉侧,2~3圈置于PDA 的主动脉侧。若弹簧圈位置、形状满意后可操纵旋转柄将弹簧圈释放。5~10min后重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成功后撤出导管,压迫止血。
四、术后处理及随诊
1、血管穿刺侧肢体制动6hr,卧床12hr,用弹力绷带包扎或局部沙袋压迫6hr。
2、术后24hr、1、3、6及12个月、3年、5年随诊,复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胸片。
五、并发症及处理
1、封堵器脱落 术中推送封堵器切忌旋转动作以免发生脱落。一旦封堵器脱落可酌情通过圈套器或异物钳将其取出,难于取出时应行急诊外科手术。
2、溶血 应使用糖皮质激素、碳酸氢钠等药物治疗,保护肾功能,多数患者可自愈。残余分流量较大,可再植入一个或多个封堵器(常用弹簧圈)封堵残余分流。若经治疗后患者病情不缓解,应及时外科手术治疗。
3、降主动脉狭窄 主要发生在婴幼儿,系封堵器过多突入降主动脉造成。轻度狭窄(跨狭窄处压差20mmHg)可随诊观察,如狭窄较重应行外科手术治疗。
4、左肺动脉狭窄 主要由于封堵器突入肺动脉过多造成。轻度狭窄(跨狭窄处压差20mmHg)可随诊观察,如狭窄较重应行外科手术治疗。
5、心前区不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