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07年高考历史材料题精选训练题15例讲述.doc

2007年高考历史材料题精选训练题15例讲述.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年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精选训练题15例 2007、5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赋役之制……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共调随乡土产绫绢施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施者锦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凡丁户皆有优复蠲免之制(诸皇采籍属宗飞者,及诸亲王茹以上父祖兄弟子孙及诸色杂有职掌人) ……恶免课役。” 材料二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人。产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而行商者,在所郡县,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钧,便于饶利。居人之税,夏秋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恶者,而丁颧不废,申报出入旧式。其田角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即公元299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 ——《旧唐书·卷一一八》 材料三 “总抚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颧办派办、京库、发需与留存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征银,折办与官,……盖均徭,里甲与两税为一,小民得无忧,而事亦易集,立法颇为单便。 ——《明史·食货志》 材料四 “雍正初,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角,输纳征解,统谓之地丁。先是康熙季年,四川广东诸省已有行之者。至是准直隶巡抚李维钧请,将丁银随地起征,每地赋一两摊入丁银二钱二厘。……自后丁徭与地赋合而为一,民纳地丁之外,别无徭役矣。” ——《清史稿·食货志》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哪几种赋税制度? (2)根据材料一归纳出该税制的四个特点? (3)材料二所反映的税制在哪些方面比材料一所反映的税制进步? (4)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所反映的税制内容有何异同?其异同说明了什么? 1.参考答案: (1)唐代前期的租庸调制和后期实行的两税法;明代的一条鞭法和清代的地丁银。 (2)特点:第一,按丁征税;第二,以实物税为主,或实物地租;第三,纳绢代役,称为庸;第四,贵族官僚享有免交租庸调的特权。 (3)第一,按土地和财产多少征税,比按丁征税合理,放松了对农民的控制。第二,贵族、官僚行商均要征税,扩大了纳税面,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4)相同点:第一,均征收银两(或者用货币地租代替实物地租)。第二,简化了税收项目和手续。 不同点:一条鞭法既量地又计丁,没有废除人头税。地丁银把丁银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 相同点说明明后期以来,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简化税收制度。不同点则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农民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2.法律是统治阶意志的体现,是建构和维护国家统治秩序的准绳。阅读下面中国不同时期的法律内容。 材料一 秦律规定:“盗陟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可赎。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也要判处30天劳役。在《田律》、《徭律》、《仓律》、《公律》、《金布律》、《关布律》等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贸活动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四 2002年10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和司法部共同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首发式。该《法典》概括了我国现有的全部法律规范的文件形式。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部委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司法解释等。涵盖了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法和非诉讼程度法等七个方面,现已出版83卷。该《法典》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民事、刑事、经济、行政和诉讼等方面的基本法律为核心,以各种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规章

文档评论(0)

妈妈王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