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黑色花园,你以为的懂得也许是误解.docVIP

穿越黑色花园,你以为的懂得也许是误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穿越黑色花园,你以为的懂得也许是误解.doc

穿越黑色花园,你以为的懂得也许是误解   《莫愁?智慧女性》语汇新解――你以为的懂得也许是误解   2015年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抑郁症群体成为自杀人群的重中之重,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们的关注。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抑郁的心灵仿若一座黑色花园,低迷情绪始终笼罩,世界黯淡无光。一位在这段路上跋涉了十年的朋友却告诉我:那座花园并不黑暗,而是过于绚烂,像强光对人不断刺激。   绚烂是精神上的扩张、发散。他会在整晚都围绕一只椅子脚,展开收不住的莫名想象。与思绪繁杂无意义相对应的,是情感麻木,抑郁让心变得坚硬固执。好似肉身和精神凝结成一滴水银,被放上钢丝,滚啊滚……   他说,即便经验再丰富的医生,也无法全然触摸他的真实。那么痛苦,孤独,周围人无从感知黑色花园中散发的独特气息。   正因为孤独、黑色,我们对于抑郁症的了解,其实太少太少。而多年来的媒体报道,也谬误百出。对于抑郁症患者,我们以为懂得,给出的却是误解;我们以为支持,给出的却是打击;我们以为在爱,给出的却是隔膜……   或许,最好的方法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让来自于生活的,回到生活本身去寻求解答。   完成一个动作都要说服身体很久   2015年9月10日上午九点,张进应北京回龙观医院邀请,做了近十分钟的发言。不是作为某期刊的执行总编辑,而是作为曾经的抑郁症患者。   此时距离他“走出地狱”整整三年。   从2012年初开始,张进每晚的睡眠呈递减状态,后来发展到服用安眠药也彻夜不眠的程度。   3月中旬,连续两周彻夜不眠后,终于崩溃,他不得不离开了工作岗位。   病休之初,他开始暴走,试图在极度疲惫中,获得良好睡眠。可每次,都在困倦昏沉到即将入睡之际,突然惊悸而醒。他说:“感觉有一个士兵把守在睡眠的城门口,当睡意来临,就用长矛捅向心脏。”   持续出现头痛、头晕,注意力无法集中,没有食欲,思维迟缓,做任何事都犹豫不决――连去刷个牙,都要说服自己近一个小时,才艰难动身。   两周后,他比没病休之前的状态更差。好几次,他把自己关在卫生间里,坐在马桶上没完没了地哭。他要靠掐自己,才可以放弃到窗边去,躲开想从窗口一跃而下的自杀念头。   在朋友的提示下,张进犹犹豫豫地去北京安定医院看病。医生给出诊断:中度抑郁偏重,并开了三种药。可病情并未缓解。   6月上旬,医生下了“重度抑郁”的判断,劝张进住院,进行电击疗法。   他无法想象住院和电击。混沌中,接受一个朋友的意见,决定换医生、换药。这次,他找的是安定医院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姜涛。姜涛果断让张进停药,另开了四种药。一周后复诊,又开了三种药。   服药后,张进逐渐出现严重副作用:头疼、头晕、内热、尿潴留、震颤等等。震颤最严重时,手抖得无法用筷子把饭菜送到嘴里;喉咙无法发声,说话像低吟;双腿发软,走起路来觉得地面高低不平;味觉失灵,嘴巴发苦。   张进充满绝望,每天都不断说服自己不要自杀。终于,服药第十六天,他隐约感觉药起效了。最初迹象是可以看手机了,无聊中他试了试新手机的各项功能。突然发现,居然集中注意力半小时做了一件事。   药效越来越明显。可以集中注意力看电脑、看书,思考问题有了系统性,做事有主动性,也不怕见人、接电话、回信息了。在街上看到好吃的,自然产生了食欲。见到同事和朋友,也有了久违的亲切感。恢复了情感能力,他的狂喜难以言喻。   终于,张进可以上班了。他用了近五个月,走出了抑郁。回望深渊,心有余悸,他以极大的勇气写下一篇博客,题为《走出地狱》。他想告诉身在病中的人们:   1.如果患病,要承认现实,面对现实。   2.抑郁症非简单的心理问题,要及时就医。   3.服药原则是“足量足疗程”,否则前功尽弃。   4.抑郁症发展到中度和重度,只能先靠用药改善大脑神经递质的失衡,再考虑心理治疗。   正能量有时促成负效应   因为张进在网上做了大量科普,每天会收到各地病友的信件、短信或博客留言。从中,他发现许多对抑郁症的误解。   身边有人抑郁了,大家通常追问:“你有什么想不开的?”或“别扯了,你性格那么好,怎么可能抑郁?”   隐含之意似乎是:你为什么不努力?为什么不奋斗?为什么不多提倡正能量?为什么陷在泥潭里不起来?   事实上,抑郁跟性格缺陷、是否想得开之类没太大关系。上世纪上半叶,美国研究人员获得一些抑郁症自杀者的大脑,解剖后发现三种神经递质(5-HT、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浓度低于常人。   这三种神经递质的功能,是在脑细胞之间传递信息,掌管人的情绪、意志、欲望、情感等。它们多了或少了,就会表现为抑郁症或及其他大脑疾病。简单地说,抑郁症存在一种脑部病变的可能。   并且,抑郁症病因相当复杂,目前全世界最前沿的研究,都未能给出明确定论。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