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44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分析与效果评价.doc
                    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44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分析与效果评价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在心尖肥厚心肌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2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归为观察组, 另22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诊断, 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心电图显示明显T波倒置, R波出现上升, T波随ST段下移;心尖部心肌厚度(AT)及左房径(LAD)分别为(16.89±4.23)mm、(38.47±4.27)mm, 大于对照组(0.87±0.09)mm、(29.57±2.43)mm,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能从R波、T波变化及心尖处心肌厚度、左房径区分健康者和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30.042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 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迄今为止其发病原因仍不是十分明确, 它是指左室乳头肌水平以下心尖部的心肌表现出异常增厚的一种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1]。近年来由于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的普及,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检出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 本院以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在其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22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将同一时间段来院行常规体检的22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12例, 女10例;年龄17~61岁, 平均年龄(57.2±5.8)岁。对照组:男13例, 女9例;年龄23~65岁, 平均年龄(58.0±5.4)岁。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排除标准[2]:冠心病、尿毒症、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均行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诊断。 
  1. 2. 1 超声心动图检查 仪器采用Aloka Prosound-10 及PHILIPS HD-7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调整为3.5~5.0 MHz。取左侧卧位, 对其左心室长轴、心底大血管短轴、心尖四腔等进行扫查, 观察受检者心内结构, 心尖部心肌是否异常增厚, 并测量LAD、左室舒张末径(LV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Wd)等, 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诊断标准为:左室乳头肌水平以下的心尖部出现异常增厚的心肌, 且仅局限于此, 其游离壁厚度≥16 mm, 与正常心肌相比, 异常增厚的心肌回声增强, 左室腔一般不扩大, 左房扩大。 
  1. 2. 2 心电图检查 仪器采用GE MAC 800全自动心电图检测仪。受检者取平卧位, 同步记录受检者12导联常规心电图, 在检查过程中观察导联波形情况, 并测量平均心电轴、胸前导联最大QRS波群振幅、各导联ST段水平、T波形态和振幅的情况。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比较 观察组心尖明显增厚, AT、LAD均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心电图检查结果比较 观察组中18例窦性心律, 4例心房颤动(房颤)心率。心电图主要表现:患者胸前导联均呈T波倒置, V3~V6导联呈明显对称性, 幅度为3~16 mV;ST段下移, 胸导V4~V6水平下移多见且与T波导致并存;左胸前导联R波出现上升, RV5+SV1305 mV及RV52.5 mV, 多数患者为RV4RV5RV6;无异常Q波。对照组的心电图主要表现:胸前导联均呈钝圆形, V4~V6导联向上, aVR导联向下, 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均可;P波时间均0.12 s, 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0.25 mV, 胸导联0.2 mV。 
  3 讨论 
  AHCM病因仍然探索中, 该病有遗传倾向, 以40~60岁人群最多, 其发病人群主要集中于男性,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 男女发病的比例为29:1。AHCM发病隐匿, 大多数患者自觉无异常, 多在健康体检时被发现。AHCM以胸闷、心悸、乏力、不典型胸痛为主要症状, 其临床症状不具有典型性, 因此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的情况。 
  心电图检查筛查AHCM敏感率约97.8%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