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文化下的英汉不文明用语对比.doc
跨文化下的英汉不文明用语对比
摘要:各民族中都存在这各种类型的不文明用语,本文在跨文化视角下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此类词汇进行分析对比,通过对比其概念意义与内涵意义的不同来分析其蕴含的不同文化,最后得出适当学习语言中的脏话对于跨文化的交际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
关键词:不文明用语;概念意义;内涵意义;跨文化交际
1.引言
想必大家还记得当年我国著名的跳水皇后伏明霞所穿的一条印满英文脏话的裤子而引起的轩然大波吧!不文明用语,即脏话,这一语言现象在各种文化,各种民族中都存在着,并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在广泛的使用着。“就常规而言,脏话是处于正规语言的边缘地带,它违反常规、挑战禁忌,明显带有辱骂、侮辱、打击他人的意味,是为正规语言所不容的。”(李佳源,2007:82)。也正是如此,研究这一语言现象的著作少之又少,但不可否认,脏话并不是我们可以回避就可以不出现的,尤其在大量的国内外的影视作品、书籍等地方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受其文化的影响与制约,而脏话就是来源于一个社会当中的文化与价值观念的禁忌。因此,去了解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脏话背后隐藏的文化因素是很有价值的,
2.英汉脏话的异同。
就语言要素与文化的关系而言,词汇是最能反映文化的,英国学者Geoffrey Leech在《语义学》一书中指出,词义可以分为七种主要类型,即概念意义、内涵意义等。而概念意义是语言交际中表达的最基本的意义,内涵意义是附加在概念意义上的意义,它可以因不同的社会、国家或时代而异。“因此在分析两种语言时,不仅要注意词的概念意义,更要区分其内涵意义”(胡文仲,1999)。在英汉两种语言的脏话分类中,就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词汇的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也大致相同;另一种情况是词汇的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相同
2.1脏话的分类
英汉两种文化中的脏话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最主要的是和性有关的,聚焦于性器官。第二类与排泄物有关的,例如:屎,尿,shit,piss.第三类是和女性有关的,比如说婊子,bitch。第四类是与动物有关的,比如:走狗,蠢猪。第五类是和种族有关的,比如:鬼子,棒子,nigger。第六类是与信仰和世界观有关的,比如:走资派,下地狱,go to the hell。最后一类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与自己的亲属有关的侮辱性语言,例如:操你妈,fuck your mother,little rabbit等。
2.2脏话所蕴含的不同文化背景。
首先在第一类与性有关的脏话中,这些词汇的概念意义大致是相等的,但其内涵意义却不尽相同。在中国的文化中,我们一直都处于一种谈“性”色变,视性为洪水猛兽,在中国的文化中只要与性沾边的,都被视为不洁的,冯兰友先生认为脏话里面大量的性隐喻是因为人们的性被压抑的太过,需要寻求发泄。在中国的文化中,与性有关的脏话多反映的是一种文化的禁忌,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压抑下的成果,是人们内心对性既压抑又渴望探索的复杂的矛盾心理;而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大多数人认为性器官和性行为起着繁衍后代的功能,是神圣的,一旦脏话以其为指向,就会玷污了神圣的生命之门,而性器官的不裸露性衍生出了新的一层意思:不裸露的都是怕见光的因而是肮脏的。“如果把人比拟作性器官,那么就赋予了人一种肮脏性,“脏”的意味就从性器官身上转移到了他人的身上”。(李佳源,2007:81)因此在英语国家中,与性有关的脏话所反映出的是人们借由一些对神圣物的诋毁来达到侮辱他人的目的,其实在其文化的根源之处,正是处于对性的一种尊重,一种敬畏。因此这两种语言虽然用词相近,但其却有着截然相反的内涵意义。第二类英汉文化差异较大的,那就是有关动物的词汇,在中国的文化中,从古至今都将动物视为一种肮脏的,低贱的东西,因此侮辱他人时将其比喻成动物似乎在解恨不过,比如狗仗人势,狗腿子等,在这众多的词汇中,似乎有关狗的格外多一点。对于西方人来说,狗不仅能帮忙狩猎,还能对主人忠于职守,所以他们对狗怀有特殊的好感。所以虽然dog在英语中有时也用来骂人,但总的来说属中性的和褒义的情况更多一点。例如:you are a lucky dog,every dog has its day,所以在有关动物的骂人词汇也是属于概念意义相同,而内涵意义不同的。第三类骂人词汇是有关信仰和世界观的词汇,其也属于概念意义相同,而内涵意义不同的就。这类词汇的产生与两个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与历史文化有着深远的关系。在英语国家人们信仰的大多是基督教,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后来由于日耳曼人征服罗马人时,还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教会便成为之后中世纪西欧的唯一学术保障,而基督教本身也在教会神职人员的演绎下,变为深不可测而又神圣不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