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成教授治疗小儿食哮经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崔文成教授治疗小儿食哮经验.doc

崔文成教授治疗小儿食哮经验   摘要:小儿食哮是由饮食不当,上干于肺而引起的哮喘发病,以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伴有口气酸馊、脘胀腹满、唇红、苔厚、脉滑为特征。崔文成治疗小儿食哮攻其所得,以平胃消食、益肺化饮、平喘定哮为法,常用平胃化饮方。   关键词:儿童哮喘;食哮;平胃化饮方;名医经验;崔文成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4)10-0007-02   哮喘根据致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冷哮、热哮、痰哮、食哮、肾哮等,目前小儿食哮尤为常见。导师崔文成教授,是山东省名中医,山东省首批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儿科学学科带头人,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多年,治疗儿童哮喘经验丰富,用平胃化饮方治疗小儿食哮收效迅速,现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   哮喘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临床以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为表现,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证治汇补?哮病》:“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导师认为“膈有胶固之痰”的“膈”在呼吸道黏膜,“胶固之痰”即呼吸道黏膜的粘液异常潴留。   食哮,是以病因为名,乃“饮食厚味,痰壅气阻所致哮吼之证”,首见于《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   小儿食哮是由饮食不当,上干于肺而引起的哮喘发病,以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伴有口气酸馊、脘胀腹满、唇红、苔厚、脉滑为特征。   小儿食哮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过食生冷,津液凝聚,寒饮伤肺,甚至内伏于肺,形成夙根;饮伏于肺是肺脾肾阳虚所致。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肾常虚。人体水液的正常代谢为肺脾肾三脏所司,肺为水之上源,脾胃乃水谷之海,肾主人身水液,若三脏功能失调,则致水液代谢失常,这是酿成哮喘伏痰留饮的基础[1]。   ②小儿乳食不知自节,嗜食厚味甘肥、甜腻,或家长喂食过多,致饮食过量伤脾,积痰生热;《医旨绪余?哮》:“有饮食厚味伤脾,不能运化而发者。脾伤则津液不得布散而生痰涎,壅塞经隧,肺气为之不利。”《症因脉治》:“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膏粱厚味,日积于中,太阴填塞,不能运化,下降浊恶之气,反上干清道,则喘呕不免矣”[2]。症见胸满腹痛,盗汗潮热,昼夜发哮,声如拽锯等。   ③小儿食入致敏物质,进食酸、甜、咸、海鲜鱼虾蟹等发物,再加之小儿禀赋体质特殊,引动内风,造成气道壅塞,而引发哮喘。《素问?咳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饮食,此皆聚于胃,关于肺”。导师认为聚于胃,是食物受纳在胃;关于肺,为发病部位在肺;“聚于胃,关于肺”可以理解为饮食不当引发哮喘。   2治疗方法   导师遵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篇》:“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的方法,主张治疗小儿食哮要“攻其所得”,即消除食哮诱因,同时兼顾疏导壅塞之气,消除胶固之痰,应用平胃、化饮、畅气共同达到平喘定哮的目的,提出平胃消食、益肺化饮、平喘定哮的治疗方法,常用平胃化饮方:半夏10 g,苍术10 g,厚朴3 g,陈皮5 g,苏子10 g,焦六曲10 g,炒莱菔子10 g,生姜3 g,细辛3 g,虎杖15 g,蒲公英15 g,连翘10 g,五味子6 g,麦冬10 g,甘草3 g。   组方选用《简要济众方》平胃散、益肺化饮方[3]及苍虎麦冬甘草汤[4]加苏子、连翘、蒲公英、焦六曲、炒莱菔子。方中君以半夏,既能平胃燥湿,又能平喘止咳化痰。臣以苍术辛香苦温燥湿、消积平胃;厚朴芳化苦燥,行气化湿、消积除满、下气平喘;苏子降气化痰止咳;陈皮理气和胃、燥湿醒脾;焦六曲、炒莱菔子消食和胃、降气化痰;生姜辛散温通、散寒化饮、下气消食;细辛通达内外,平喘定哮,内起肾阳以益肺化饮、外助生姜以散风寒。佐以五味子酸温收敛、止咳平喘,又可防姜、辛耗散肺气,若单独应用,有碍发散表寒,若与生姜、细辛合用,三味药相配,则一散一收,一开一阖,收中有散,散中有收,收散相伍,相反相成,邪去而正不伤[3];虎杖微苦微寒,化痰止咳,且能导滞清肠;蒲公英、连翘清食积之热;麦冬甘微苦微寒,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以防阴伤。使以甘草调药解毒。诸药合用,共奏平胃消食、益肺化饮、平喘定哮之功。   3病案举例   孟某,男,8岁,2014年02月24日初诊。反复喘憋1年,伴咳嗽5 d。5天前饱食汗出受风,出现喘憋、咳嗽,流清涕,自服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清开灵颗粒等药物,未见明显好转。现仍喘憋,夜间不能平卧,晨起咳嗽较重,有痰不易咯吐,流清涕,偶有喷嚏,咽痛咽痒,腹满腹胀。查:T 367℃,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双肺闻及散在哮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