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创呼吸机BIPAP的护理及健教.doc
无创呼吸机BIPAP的护理及健教 【摘 要】家用无创呼吸机注意的护理问题,心理护理、上机时的观察和护理、机器的保养病人、家属的配合。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护理;健教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030-01 临床上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呼吸功能不全,有创拔管后序贯治疗或提前拔管、拔管失败、睡眠呼吸紊乱综合征、尤其COPD合并呼衰病人,长期高气道阻力,容易造成呼吸肌的疲劳,呼吸功耗的增加,应用无创呼吸机BIPAP治疗,改善通气和换气,1-2小时后即可改善症状。尤其对家属的教育和配合对治疗中及出院后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能否坚持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总结以下几点。 1心理接受和认可 带呼吸机也要让病人有舒适感,心理接受和认可是首位。 1.1评估患者如自主呼吸微弱、昏迷不合作、呼吸道分泌物多、消化道出血、合并其他脏器症状不宜使用;中、重度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过低、CO2分压于45-60mmHg,呼吸频率大于每分25次,PH7.30-7.35,辅助呼吸机参与呼吸并出现胸腹矛盾运动,是需要使用无创呼吸机的。 1.2讲解BIPAP工作原理为压力支持通气加PEEP,作为压力支持通气,使患者不费力即能吸入充足的氧气;呼气时提供一个较低的呼气压PEEP,增加功能残气量,防止肺萎缩,减少渗出,减少CO2的重吸收,部分或全部取代呼吸肌做功,使呼吸肌得到充分的调整和休息,解除疲劳,大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1.3了解必要性,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更愿意注射、口服,不愿将钱花在呼吸机上,让其知道目前是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的最佳时机,如果耽误则延长病程或病情加重。有人认为上呼吸机表示病情危重而焦虑、悲观,又怕对呼吸机产生依赖,告知呼吸机可间歇使用每次3-6小时或更长,每天1-3次,也有仅夜间睡眠时应用,待呼吸肌休息、恢复后可撤机,不会产生依赖,一般1-2小时见效,中重度CO2储留4-6小时好转。 2环境、病人的准备 2.1环境宽敞、空气新鲜,空间清洁,一般放于床头柜上。 2.2体位舒适,可取半卧位或坐位,均要使头、颈、肩在同一平面上,头略后仰保持气道通畅[1]。平卧时防止枕头过高,影响气流通过而降低疗效。饱餐后应取半卧位以免误吸。上呼吸道阻塞、肥胖、颈短病人可取侧卧位。 2.3可根据病人面部大小和自主呼吸方式来选用鼻、面罩[2]。轻症病人先试用鼻罩,较严重呼衰、CO2储留病人要用面罩。鼻罩无效腔较小,但病人口闭合不严尤其是夜间睡眠时可致漏气量增加。面罩漏气量相对较少,疗效较好,但病人常难以耐受,且若呕吐还有误吸的危险。 3健教 3.1告知呼吸机可间歇使用,让病人精神放松。 3.2呼吸配合,初次使用时,常不能配合容易把气吸到胃里,造成胃肠胀气。深而慢有节律的呼吸是为了触发呼吸机送气指导患者先做缩唇呼气,随后做闭嘴鼻吸气的腹式呼吸锻炼,以做到人机配和,即随机送气,使自已的呼吸与呼吸机同步。撤机后的呼吸操锻炼,也是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的基础。 3.3与病人建立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及迅速摘除面罩的方法以便咳嗽、呕吐时紧急处理,消除恐惧感。 4呼吸机的准备及调试 4.1湿化器加蒸馏水,否则罐底会出现结晶。每次200 mL刻度在最高线下,每天换水。气体先湿化再进入气道,温度32 ℃~34 ℃。 4.2使用时顺序为呼吸机、湿化器、氧气。CO2储留氧流量为3-5L/分,非CO2储留为5-8L/分,检查呼吸机运转正常再接鼻或面罩,将其扣于患者面部观察5~15分钟适应接受后再固定,松紧以固定后可通过2指。 4.3根据病情调节通气模式和参数,吸气压力一般为10~20厘米水柱,呼吸?率成人16~20次/分,吸呼比:一般1:1.5~2,阻塞性通气障碍可调至1:3或更长。预设压力较患者需要的压力低一些,以免开始压力太高使患者不适应。呼吸较快者设较高的触发灵敏度;呼吸较慢而无力者设较低触发灵敏度。 5上机后的观察及护理 5.1观察病人的感受及主诉,第1个小时要守护在病人身旁,增加安全感,每5-10分钟调节参数1次,特别是IpAp由低至高调至感到舒适为止,SPO290%以上。保持导管通畅,尤其夜间防止扭曲、漏气;观察湿化器内蒸馏水、管路内有无冷凝水,及时清除;呼吸机的正常运转和各项指标;呼吸机的报警;呼吸模式;心电监护,床旁放(呼吸机参数、生命体征、spo2、神志)记录纸;缺氧是否改善;呼吸?率、节律是否同步;皮肤黏膜紫绀情况;血气分析。气道压力骤降提示脱管、管道、鼻(面)罩漏气;若漏气量过大呼吸机就不能感知来自自主呼吸所产生的管路内的压力和流量变化,从而造成人机对抗。气道压力升高表示痰堵,表现为病人烦躁不安、通气量不足,要及时排除痰液增加通气量。观察辅助呼吸肌运动,是否存在矛盾呼吸运动,是否存在人机对抗[3]。经常巡视病房,了解舒适程度,主动与病人沟通,观察分析其眼神、表情及手
文档评论(0)